细节决定成败。为论述这一观点,学者汪中求写出了一本20多万字的管理学专著;而为实践这种观点,做到规范化管理,淮阳县检察院则编辑出版了40余万字的《淮阳检察工作规范》一书,对全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完善。这些规章制度涉及队伍管理、执法工作、院务管理等方面,不但着眼于规范业务工作,而且着眼于规范卫生检查、车辆管理、空调电灯管理等细节问题,使方方面面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为从严治检、以规治院,实现队伍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该院先后学习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5万余字的目标量化管理及考核办法,形成了严格、完整的管理及考核规范。目标量化管理及考核办法包括党建、信息、调研宣传、廉政、档案、保密、技术等14项综合管理目标和16个内设部门的职能目标,形成了以业务建设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和考核体系。使各部门和干警清楚了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达到什么要求,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实现了各部门和干警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要求;体现了客观公正、鼓励竞争、注重实效和奖罚分明的原则。在制定相关制度时,该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具体又周全。如制订《绩效考核办法》时,先后组织全体干警、院务会、党委会反复讨论,提出27条补充修改意见,四易其稿,才最后形成。在制度的“体系”上,有总则,有分则,可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使干警一言一行做到:行为有标准、奋斗有目标、奖惩有依据。检察长和副检察长、副检察长和科长层层签订绩效考核责任书,一环扣一环、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全体检察人员切实感受到绩效考核带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在这种链式管理的增压下,各部门工作你追我赶,唯恐落后,有效提升了履行职责的主动性。目前在该院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在全市业务评比中拿不到第一名就是落后,部门负责人脸上无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控制与监督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关键。淮阳县检察院通过健全控制与监督体系,建立办案内部监督机制,防微杜渐,形成了全方位的监督格局,制定了业务管理流程,实行了案件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建立了防止超期办案预警机制、办案过程监督评价机制、重点案件审查机制和侦查协作机制四项机制,实现了业务管理规范化;在案件审理全程提速的同时,该院还加大了对案件质量管理的力度,成立了案件质量考评办公室,整合原有的刑事申诉案件复查制度、自侦案件回访监督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配套出台了《案件质量考评办法》和《案件检查制度》,建立了检察人员的执法档案,使案件质量的监控和考评形成体系。由于案件质量监控考评及时到位,案件审理全程提速,该院在批捕起诉案件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案件法定期限办结率、案件有罪判决率以及批捕案件准确率三项100% 。 对大多数单位而言,财务管理是一个棘手而又敏感的问题,而记者来到淮阳县检察院,听到最多的便是他们津津乐道的“阳光理财”制度,这也是苏凌检察长来淮阳后的“新发明”。所谓“阳光理财”,便是院内所有收支情况都公开、透明,置于全院干警的监督之下。各部门办公办案所需费用制订有严格的《经费管理使用办法》,院内开支从公务接待到红白喜事、看病号都有具体标准,遇到事情只需“对号入座”。院内在任何酒店、宾馆不设点、不赊账,所有账务日清月结,定期向全院干警公示。作为检察长,苏凌带头执行财务制度,无论外出开会、学习,还是在家办公办案,他都尽可能节俭,不乱花一分钱,以实际行动带动班子成员和全院干警自愿地为检察事业拼搏奉献。 来到淮阳县检察院,迎面看到的是整洁优美的办公环境,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这是近年来该院坚持从细节问题入手,坚持“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狠抓后续建设和配套管理措施,靠健全的制度规范全院干警行为取得的显著成效。一是搞好美化,绿化,创造优美的办公生活环境。该院购置了各种果树苗木,动员全院干警亲自动手栽植在包括办公区、家属区在内的全部非硬化区域,同时对院内草坪进行补植和彻底养护,使得全院绿树成行,绿草茵茵,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整洁舒适,清爽宜人。二是加大卫生管理力度,保持办公区卫生清洁。每个办公室每天有一名干警负责室内卫生和内务管理,做到办公用具摆放整齐,书籍、案卷入桌入柜,地面无烟头、无痰迹、无纸屑,人走灯熄、电脑空调关闭。三是加大车辆管理力度,杜绝违纪用车及安全事故。该院规定,全部车辆必须于晚上九时前停放在机关院内,节假日期间一律封存在院,包括检察长在内的班子成员公务用车也不例外。 在该院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事情:一名党委委员外出办案回来较晚,直接回了家,而未按院里规定将公车入库。第二天,院党委随即将此事通过院里的电子屏幕公布出来,作为院领导班子成员也未能被“网开一面”。“形式的完美尽管不是内容完美的必要前提,但很多时候,如果不讲究形式的完美,内容的完美也往往流于空谈。你比如院里的车辆管理,按说,车辆放在院里还是院外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今天这个同志出车不归,我们不追究,明天指不定哪个同志就开着院里的车办私事去了。时间长了就乱了套。”问题并不大,但此风不可长,关于规范化管理,检察长苏陵有自己的看法。 同样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印证了检察长苏凌对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重视。不久前的一个早上,苏凌站在办公室,推开窗子看着陆续上班的干警,忽然有了个想法:何不看看谁到谁没到,然后再看看签到薄,检查检查负责监督签到的同志是否负责?他把电话打到院办公室,要来了当天的值班签到薄。他明知道院里的一个同志还没来,但签到薄上却赫然留名?他当即叫来负责签到的同志了解情况。原来,那位同志因路上堵车耽误了时间,正往院里赶,因怕迟到先找人代签了。“有特殊情况,应该实事求时的说明原因,但是绝不允许弄虚作假!”苏凌狠狠批评了有关同志。因为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几年来,考勤签到制度在淮阳县检察院一直坚持的很好。 过去开会,总是通知八点到会,九点多了人还没齐。而现在,在淮阳县检察院,无论是一般同志,还是班子成员,每逢开会大家都很准时。因为,这个单位,开会时间一到,会议室立即落锁。晚到了,对不起,你就不用参加了,等着检察长给你补会吧。开始推行这一制度的时候,有几个副检察长就有过这样的尴尬。“不是我给哪个同志办难看。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干警,连准时到会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很好规范执行法律程序?好作风只有体现到方方面面,才能变成我们检察干警的自觉行动。”苏凌事后向班子成员这样解释。 “伟大源于细节的积累。”如今,规范管理、注重细节已成为淮阳县检察干警的自觉行动。而规范管理、注重细节也让淮阳县检察院这家有着诸多荣誉的基层检察院锦上添花,使该院的各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