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河南省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大门口鞭炮声再次响起,家住西华县清河驿乡年逾六旬张挺章老汉在老伴搀扶下给法院送来一面绣有“一心为民着想,调解促进和谐”锦旗,感谢周口中院运用全程调解结束了自己长达十年的讨薪路,了却他后半生心愿,解决了他后半生的后顾之忧。
今年64岁张老汉是乡畜牧兽医站一位从医40多年兽医, 于2005年7月退休。1999年乡畜牧兽医站以张老汉是事业全供为由停发了张老汉的工资。张老汉便带着清欠拖欠工资的有关文件在县乡来回奔波,一晃就是几年,没有回音。张老汉为捍卫自己的权利,于2006年6月12日向西华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以超过受理期限为由,下发通知不予受理。随后,张老汉向西华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以申请超过诉讼时效,驳回张老汉的诉讼请求。张老汉不服上诉至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 周口中院受理后,办案法官并未急于开庭下判,而是对案情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搜集证据,查明案件事实。并对“新证据”与“新的证据”进行了严格界定,在此基础上,摒弃以往孤立办案、动辄下判等传统办案模式,把实现审判工作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双赢特别是促进双方当事人共赢能有效防止上访缠诉案件的发生作为司法活动的首选方式,运用全程调解,经过庭前的初步调解,双方缩小了差距,通过庭中调解,承办法官在矛盾中找到了共同点,在分歧中找到了结合部。在对当事人宣传清欠工人工资有关法律、政策前提下,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当庭给付张老汉13000元的拖欠工资。一起长达十年的拖欠工资案在法官全程调解下,得到解决。 今年以来,该院以开展“调解年”活动为契机,在精心探索新形势下案件调解工作新特点、新情况的基础上,不断对调解的方式、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确立“调判结合,调解优先”的调解理念,建立了全程调解新机制和运作程序,把调解贯穿诉讼全过程,全面推行庭前、庭中、庭后全程调解。重点是以庭前调解为沟通点,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寻找矛盾点、分歧处,制定相应调解策略。以庭中调解为切入点,在庭前调解的基础上,明事实,析责任,着力求同存异、缩小差距,减少分歧。以庭后调解为感化点,让当事人冷静思考,权衡利弊,并注重调解方式、方法的创新,必要时吸纳司法调解员、人民调解员、基层村干部、德高望重的老者、当事人的亲属、诉讼代理人等参与调解,抓住时机,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调解,形成调解合力,力促案结事了。 全程调解机制的创新和运用,给法院审判工作带事勃勃生机,案件呈现审结率上升,执结率上升,调解率上升,上诉申诉数量下降,发回改判数量下降,上访闹访数量下降“三升三降”的可喜局面。出现了不少当事人送锦旗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