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周口中院实施四个到位兑现“十件实事”承诺

〖信息来源: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发布时间:2010-09-07 〗
 2010年初,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关于2010年向社会公开承诺办好十件实事的决定》后,周口市中级人民院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讲服务的高度,高度重视十件实事的落实,多次召开党组会、院务会、干警大会、协调推进会进行安排部署,按照“高标准办理、严要求把关,突出重点难点、全面推进落实”的工作思路,适时实施“四个到位”的长效运作机制,确保了十件实事办理和落实不流形式,不走过场,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截止8月底,年初承诺的“十件实事”已基本完成,一部分还超额完成任务,向全市人民和上级法院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该院所极力推行和实施四个到位硬性措施是:领导重视到位。研究制订了《关于2010年向社会公开承诺办好十件实事的实施方案》。方案规定,“一把手”是落实十件实事的第一责任人,院长与副院长,副院长与分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实行责任捆绑制度。院长和主管副院长要定期不定期的听取十件实事工作情况汇报,亲自回访久访不息案件、疑难案件当事人,亲自带领有关人员抓好重大疑难案件的调解,亲自协调争取市县两级政法机关对十件实事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措施实施到位。出台了《办理十件实事任务分解意见》,对十件实事进行详细分解,任务量化,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主要责任人,具体承办人。主管领导要亲督实查,理清工作思路,研究具体实施办法,主动听取工作汇报。主要责任人和相关责任部门、具体承办人按照分工,逐件逐项排查落实。“十件实事”活动领导组要定期不定期检查验收,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当即通报批评。督查指导到位。将十件实事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中,作为奖勤罚劣,争先创优的参数。通过组织召开党组会、工作汇报会、工作推进会、检查督导会纠正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每月一通报,每季度一检查,半年一验收,核查完成情况。以发放《院长督办函》的形式,重申需要及时办理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标准,指出指标差距环节,严明完成工作的具体时限和要求。责任追究到位。制订了《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年关于办理十件实事责任追究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在办理十件过程中,凡出现工作不力,敷衍了事,达不到预定目标和标准,或出现人民群众不满意甚至有损民情况现象者,视其与预定目标和标准近似情形及工作情节,先在评先创优晋升提拨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再按责任大小层层追究,一追到底。

该院向社会公开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指:

    实事一:开展“千名法官回访千名当事人”活动。

    截止6月底,全市1225名法官对社会矛盾进行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涉诉信访苗头的案件当事人进行回访,建立一案一台帐,实得一案一表制,对1205起案件中的1682名当事人进行了回访,化解信访案件8起,消除信访隐患22件。

    实事二:大力推广巡回审判。

该院出台了《关于推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实施意见》,研究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巡回审判的通知》,实行就地开庭、就地听证、就地调解、就地宣判的办案方式,开展巡回审判。上半年,该院共审结一二审民事案件467起,巡回审理169年,巡回审判率36.1%。审结一二审行政案件57件,巡回审理17件,巡回审判率25.4%。

    实事三:进一步推广、完善、规范社会法庭工作。

    该院研究制订了《关于成立社会法庭办公室的通知》、《关于开展社会法庭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关于全市基层法院社会法庭成立情况的通报》等制度,实行日日通报制。全市共有202个乡镇或办事处,共建立社会法庭198个,办理案件2894起。

    实事四: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

    今年四月份,该院按照“功能齐全、设施一流、制度建全、服务到位”的总体要求,共投资216万元,建成了总面积为508平方米,集诉讼引导、立案审查、立案调解、救助服务、查询咨询、材料收转、诉调对接、诉讼费收缴8项功能于一体的立案便民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使当事人一次性办理全部立案手续。立案信访窗口建立以来,共接待当事人查询、咨询服1400余人次,发放诉讼指南300余套,办理各种立案手续500余件。

    实事五: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

    该院分别于5月4日、6月1日举行了“公众开放日”活动。组织、邀请了120名人民群众、市直机关450名干部、市直企事业单位的450名职工参观了法院。活动中,该院讲解员认真向群众和市直单位干部职工讲解法院建设情况及相关知识,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实事六:全面开放庭审工作。

    出台了《全面开放庭审活动实施办法》,规定只要公民持有效身证件就可以旁听所有公开审理的案件。立案阶段,各类案件受理的条件、程序、时限通过发放诉讼指南等方式向当事人公开释明;审理阶段,设立流程管理图,案件查询栏目,电子显示屏幕,让当事人从中了解案件基本情况;裁判阶段,法官务必进行判后释法、释疑工作,对裁判内容引导当事人加以正确引导与理解;执行阶段,将执行财产情况、案件进度情况、强制措施实施情况等,纳入公开告知的范围。

    实事七:网络视频直播工作。

    该院积极筹备网络视频直播工作,把网络视频直播作为推进司法公开、扩大社会监督、提高案件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视频直播配套场地、主机等均已到位,待省法院配套设备到位后立即投入使用。为将此项工作的滞后状况降至最低限度,该院利用“周口法院网”这一宣传平台,对依法公开审理、群众广泛关注、宣传教育意义重大的案件进行全面报道,裁判文书除法定情形外一律上网公示,及时有效地予以补救。

    实事八:直接送达裁判文书。

    该院出台实施了《关于司法警察直接送达法律文书的工作细则》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组织领导、送达机构、送达范围、送达文书种类、送达方式、突发事件处置、经费保障、装备配置等八个方面的问题。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符合直接送达条件1812裁判文书,一律实现了直接送达。

    实事九:严格诉讼费用收取工作。

    该院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立案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切实加强诉讼费核算收取工作的规定》等加强诉讼费用收取制度。向案件当事人发放《诉讼费核算、收取监督卡》,对诉讼费收取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当事人可以将监督卡交至纪检监察室进行举报或投诉。截至目前,该院纪检监察部门没有接到当事人关于违反规定、超范围、超标准收取诉讼费用的举报,没有接到当事人反映审判人员在审理、执行案件时收取实际费用的举报。

    实事十:加大对生活特别困难案件当事人的救助。

    该院研究制订了《关于成立刑事案件被害人困难救助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刑事被害人困难救助的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生活特别困难案件当事人的救助程序、救助方式、救助金额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今年上半年,该院在对无力承担开庭、听证期间食宿费用的当事人免费提供食宿的同时,申请发放司法救助资金近30万元。

    通过十件实事的认真落实办理,不仅拉近了人民法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得到了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事业的信赖与支持,人民群众普遍认识到:人民法院的工作理念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意识提升了,亲民意识增强了。十件实事所带来的司法实惠能得到、司法高效感触到、司法权威被认同。人民群众有困难找法院在社会上已成共识。据8月份全市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度测评资材中显示:人民群众满意度在98%以上。


分享给朋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给你的朋友。
中国长安网    最高法院    最高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周口市政法委 | 豫ICP备07502756号
豫公网安备 41160202000088号  |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