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县区动态 >>西华县 >

西华县探索解决干警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信息来源:admin〗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发布时间:2014-07-16 〗

西华县委政法委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讲作”、“转创”、“下基层”和“正风肃纪回头看”实践活动,积极探索解决政法干警联系和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问题。

夯实干警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基础。一是依托“讲作”、“转创”、 “下基层”、 “正风肃纪回头看”、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开展,始终将政法干警的学习教育放在首位,促使他们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筑牢为民的意识和根基,切实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大力开展党性党纪集中教育活动,着力整治党员干警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清除政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促使政法干警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得到根本转变。三是紧紧围绕下访帮扶涉案群众、关心关爱留守人员、方便群众办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工作内容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群众能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建立干警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一是建立党员干警下访帮扶涉案群众工作机制” 通过下访帮扶形式,进村入户体察民情,释法说理消除民怨,解难济困服务民生,综合运用法律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引导、就业指导等帮扶方式对涉案群众进行帮扶党员干警下访帮扶涉案群众工作机制,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有益探索加以推广。二是建立政法干警包村、包案制度。将政法干警以党支部为单位分包到21个乡镇(办事处),每个案件由2--3名党员负责,做到登门走访、对接服务、挂靠帮扶。实行群众工作日制度、“下基层”制度、警民沟通联系制度等,实现了下访帮扶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三是建立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渠道制度。依据信访接待下基层工作要求,制定了涉法涉诉信访接待制度,涉法涉诉积案化解制度,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定期分析研判制度等。周召开一次稳定发展工作例会,定期带领法、检、公、司、信访等部门巡回到各乡镇(办事处)分析研判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构筑干警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平台一是以基层法庭、社会法庭、学校联系点为平台开展“三留守”人员权益保护。通过设立保护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的“三留守”社会法庭,维护留守人员合法权益。通过 “保护留守儿童学校联系点”,对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给予照顾。通过抽调经验丰富、亲和力强的政法干警担任辖区中小学校 “法制副校长”,在学生中定期开展法制宣传和心理辅导。二是以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为平台开展法律宣传、社区矫正和法律援助。按照“衔接好、监管好、引导好”的工作思路,多形式开展帮教,多渠道落实安置,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及社区矫正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以公安派出所、驻村警务室为平台开展便民服务,现场办公下基层。建立民情台账帮扶孤寡老人,方便群众办理居民身份证、流动人口暂住证、户口迁移证等日常业务,增进警民、干群之间的了解与互信,使警务室成为密切干群、警民关系、联系政法机关的桥梁与纽带。

促进干警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落实。一是建立“四位一体”的领导点评制度。把领导点评作为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有效抓手,出台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的指导意见,规定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领导点评活动,以党支部为单位召开党员点评会,开展个人自评、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群众公评“四位一体”的点评工作。通过上级点、群众提、自己找、相互帮的方式找准群众工作差距、激发为民服务动力。二是开展特色鲜明的比活动。 针对各自业务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评比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及服务水平。是完善民主公开制度。将政法干警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纳入党务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根据联系的效果和进度随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有效保证了工作的顺利推进,有力解决了干警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分享给朋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给你的朋友。
中国长安网    最高法院    最高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周口市政法委 | 豫ICP备07502756号
豫公网安备 41160202000088号  |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