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听党指挥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西华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毛继富 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政法工作做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直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直接关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这里,习近平对政法队伍提出的这“四个直接”,非常及时、非常重要。既是对政法人员的信赖,又提出了艰巨而重要的任务;认真学习这一讲话,深刻理解这一讲话,全面落实这一讲话,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政法干部就要做到一心一意听党指挥、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听党指挥,坚持党的领导,是政法工作的灵魂 习近平指出,我们的政法队伍主流是好的,是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能打硬仗、不怕牺牲的队伍,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应当看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和国际斗争复杂化的新形势下,在党面临着“四个危险”和“四个考验”面前,政法干部一定要紧跟以习近平为党中央的伟大战略部署,把听党指挥、坚持党的领导作为灵魂来抓,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精神,在党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实现强身健体,真正做到把听党指挥作为“灵魂”,把坚持走群众路线作为“生命”,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把权为民所用作为“党性”。 摆正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政法干部要甘做人民的公仆。习近平指出:政法战线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好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二者是一致的。理顺和摆正党与人民的关系,这既是在思想观念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的理论基础,也是在实践中实现这种统一的现实基础。党与人民的关系,党对人民具有通过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国家而进行和组织的功能作用。“党不是向群众发号施令的权力组织,也不是行政组织和生产组织”。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直接依靠国家政权来管理国家和社会。党作为人民群众中的最先进部分,率领人民组成和监督国家政权机关,放手让国家政权机关来管理国家和社会,充分发挥国家机关的应有职能和作用,这是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体现。我国是人民共和国,这个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这个共和国真正的主人。在党的领导及其工作中,政法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也是人民的儿子,过去的英模人物是这样,新时期的英模人物也亦然,每个政法干部也不例外。实践来看,什么时候正确处理好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什么时候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则会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严重损失。党好比舟,人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正确处理舟与水的关系,而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对待人民这个“水”,是适应“水”满足水的需要,还是激怒水、污染水、损害水、枯竭水,则是考验党这个“舟”的关键问题。只有正确管理好、治理好、使用好党这个“舟”,才能顺利到达共产党主义彼岸。这一关系在认识上明了,在实践中才能处处依法办事,当勇于执法、正确执法,为民执法的人民公仆。 摆正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的关系,政法干部要做人民的忠诚卫士。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问题,这一指示,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所谓法治是相对人治而言的,就是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治国方略。它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不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而生产的发展是以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前提的,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实行“依法治国”正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一项重要举措。而“以德治国”所讲的德,是以社会主义道德治国。社会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机结合的产物,既有五千年优秀传统道德的土壤为积淀,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是时代发展与历史继承相统一的道德。社会主义法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惩恶扬善,道德的本质是劝善,只有对违法犯罪以严厉打击,才能不断强化人民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提高人们扬善的自觉性。历史证明,离开法治的所谓德治或者离开德治的所谓法治,结果都必然会使社会失范,甚至变成人治或专治。从二者关系上讲,德治是实行法治的根本保证。法与道德均属规范人们行为的社会上层建筑,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道德的实施不是凭借国家的强制力,而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来维护;法律则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强迫人们遵守。无论从立法还是司法实践中,都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保证,再完备的法律都是靠人来执行的,特别是对执法者说来,如果道德水平低下,就会把法律作为谋私或滋生腐败的工具和土壤。法治与德治的实行,首先要做到依法治吏,然后实施以德治官,从而推进整个社会法治与德治的实行。通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对合法行为的保护与奖励,既可以培养人们的守法意识,又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观念。法律规范必须有道德作为价值基础,同时道德状况制约着立法的发展,道德水准的提高会为法的制定创造条件,对法的实施起着促进作用。法治与德治的辩证结合,才是完备的治国方略。在执法中,要把“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二者结合起来,该用法治的就用法治,该用德治的就用德治,需要二者一起用的就一起用,使执法趋于协调、完善、公平、正义,在这方面,政法人员要做人民的忠诚卫士。 服务群众,维护公平正义,执法为民是政法干警的天职 习近平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执法不公正、不严格、不廉洁,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问题,群众是不会满意的,一定要做到“零容忍”。显然,做到公平正义,不仅是一个工作态度问题,也是一个党性原则问题。 要把维稳与维权作为“民本观”来看待。“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是“民本观”的具体化、现实化。工作中,政法战线一定要体现党和政府的“民本观”,把维稳与维权作为民生大计来对待。十八大报告明确的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也强调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为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开辟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维护群众权益的高度来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近年来,有些政法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方向性偏差,甚至将政府“维稳”与群众“维权”对立起来,形成了不健康的“维稳思维”,既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又损害了群众利益。在维稳主体上,不是同群众一道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而是依靠政权机关单方面的力量,甚至甘愿将自己摆在公众的对立面;在群众观念上,不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而是害怕群众,不是站在群众之中,而是站在群众之上;在工作方式上,不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而是治标不治本,哪里有风吹草动,警力就往哪里集中,严防死守。这种“维稳思维”,不仅不利于维护社会团结稳定,而且恰恰成了当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诱因。“维稳”与“维权”二者应该是因果关系,“维稳”是为了“维权”,通过“维权”达到“维稳”。人民所需,就是政府所做。替老百姓“维权”,就是最好的“维稳”。认识到这一点,在化解矛盾问题的过程中,就应该时时处处体现对群众各项权益的尊重,不可有丝毫“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粗疏和缺漏。 把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与严格执法作为“民本观”来对待。法律与人民的关系是一个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法律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存在指向于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是有承担的,它承担的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保护。因为法律是指向人民群众的,所以,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就显得特别重要。所谓文明执法,即对人民群众要讲礼、理,也就是讲礼貌、礼节、礼仪,对人民群众一尊重、二爱心、三保护;所谓讲理,即遇事讲清道理,阐明法文,注重开导。所谓公正执法,就是在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办理案件上,要依法办事、一视同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谓严格执法,就是按法律条文办事,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全部工作在法律范围内运行,既不出轨,又不越轨;阳光操作,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不端之事不干;加强作风建设,深入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求真务实,所做工作经得起历史、实践、人民群众的检验。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严格执法,从根本上讲就是突出一个“严”字,要做到严出文明,出公正,出正义。要达到严字的标准,必需从学、用、抓上下功夫。在这里,一是“学”。就是要扎扎实实学习法规,这是贯彻落实文明、公正、严格的前提和基础。要把学习法规作为一门必修课,切实解决好知法懂法执法的问题,只有学好了,掌握了,才能更好地运用,自觉地遵守。二是“用”。光学了,知道了,明白了,但不用于自我约束是不行的,要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做到学用一致,知行统一,真正按法规的要求,一项一项地抓落实。三是“抓”。要从日常生活的细节抓起、从言行举止做起,把抓点滴养成贯穿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放松每一项制度、每一个环节,做到一日生活条令化、各项工作制度化、各种任务规范化、言行举止标准化,要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地抓落实。 建好队伍,锤炼过硬素质坚持素质育人,是政法工作长久的目标 习近平指出:“各级政法机关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以提高职业素养为核心,以培育优良作风为保证,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过硬队伍,为政法事业发展进步提供坚强保证”。社会在发展,队伍在更新,政法干警永远在路上,政法工作永远是进行时。所以,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使命面前,为政法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新的要求。政法队伍要适应深化改革的需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把政法队伍建设成从严治警、从优待警的“战斗队”。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是政法队伍建设的一个目的两个方面。所谓一个目的,就是通过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队伍,大力提升政法队伍整体素质。所谓两个方面,就是在政法队伍建设上,要一抓从严治警,一手抓从优待警;应当看到,在当前任务重,要求高的新形势下,基层警力配备严重不足,适应不了现实工作的需要,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政法干警要谅解一分,厚爱十分,要让他们感到在对敌斗争的生死战场上有一个坚强的后盾而自豪。在这里必须正确处理好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的关系,坚持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结合,严肃认真地落实各项“治警”、“待警”措施,真正做到优劣分明、赏罚分明。从严治警,重在严管。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以管理为主,这是新时期政法队伍建设的基本方针。严格纪律是严格管理的基础。没有严格的纪律,管理也就没有依据和权威。严格管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每制定一项制度都要实实在在地执行,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做到这一点,关键在领导。领导是管理者,是制度的模范执行者,起着表率作用。首先是领导要自觉地运用制度来管理自己,把领导的权威变成威信,做到身正令行。其次是领导要敢管、善管、勤管。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暴露问题,勇于解决问题。从优待警,最可贵的是领导干部带兵爱兵。领导干部要想政法干部之所想,急政法干部队伍之所急,帮政法干部之所需,多给基层政法干部厚爱和关心,使他们真正感爱到领导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产生强大的凝聚力量。从优待警,既是对基层政法干部生活待遇上的关心和关爱、激励和鼓舞,更是对模范地遵守纪律、出色地完成任务、克己奉公、廉政爱民者行为的褒奖。古人带兵强调“管理必须严厉,爱护如同子侄”,用兵则“先明功、罪赏罚”,把严管与爱护、功与过、赏与罚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今天,我们在政法队伍建设中,同样必须坚持“从严”与“从优”双管齐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要把政法队伍建设成既保持活力又保障纯洁的“先锋队”。建设成有活力的政法队伍,不仅是在工作上攻关克难的需要,也是队伍建设之本。有活力的队伍,才有正气、朝气、勇气。要为政法队伍注入活力,一靠领导干部的带,也就是带出活力来。政法系统班子成员要自觉发挥带头作用,要喊响“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口号,带头做遵章守纪的模范。大力倡导相互信任不猜疑,工作失误不埋怨,荣誉面前不争功,遇到难题不退缩;与思想不一致的多沟通,遇到困难多鼓励,解决问题多商议。同时,要始终坚持以党的优良传统来教育、感染、鼓舞和带动全体政法干警,注重过好党内生活,强化组织权威,落实党员职责,培养责任意识,加强党性修养,把政法队伍真正建设成为“战斗堡垒”、“铜墙铁壁”,把政法干警真正锻造为“中流砥柱”。二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切入点,在“建”字上出活力。要从各个时期的思想实际出发,采取“面对面地谈、一对一地帮”的方式,努力把思想教育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从“说教式”向“互动式”转变,激发政法人员的工作热情,为深入开展各项政法业务工作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三是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结合点,在“管”字上求突破、出活力。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督促政法各部门及时发现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主动邀请群众监督,建立争先创优的奖惩机制,通过绩效考核的杠杆,准确反映工作情况,把考核内容和项目网上公布,时时提醒,把考核结果与评先创优、政治荣誉等紧密挂钩,从而促进在队伍内部形成争先创优、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对违规违纪,工作懈怠的及时批评教育或严厉查处,在“能上庸下,奖优罚劣”的天平下,最大限度地激发干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倡政法队伍增加活力,并不是让乱活,而是在保持政法队伍纯洁性的前提下的活。一讲活力,有的就把自由主义的东西,形式主义的东西,官僚主义的东西带进来,也有的把那些与政法队伍形象格格不入的匪气、痞气、江湖习气带来了,特别是江湖习气对政法形象侵蚀很大。在一些人那里义气先于原则,感情就是政策,使健康的同志关系成了人身依附或相互利用的关系。比如,有的党内不称同志却称兄道弟,对上级不叫领导却叫老板;有的以兄弟自居,金兰结义,缔结同盟;有的领导干部借参加老乡、校友战友之间的联谊活动,大肆编织关系网、大搞小团体等等。江湖习气是结党为私执政为己的,完全违背了党的宗旨,是无产阶级政党所不允许的,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下大力气加以克服。要靠真理的力量去感召人,靠理想信念教育人,靠共同的理想团结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法队伍形象。在这里,越是强调增加队伍的活力,越要加强队伍纯洁性的建设,也就是以消除“四风”为动力,才能把政法队伍真正活起来、纯洁起来。 2014年5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