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口市交通路西段,有一处引人注目的雄伟建筑,十六层的大楼耸立在蓝天白云之下,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主楼上巨大的国徽闪射出庄严的光芒。绿地芳草萋萋,雅园鲜花簇簇,小径玉树依依。这里就是全国文明单位——周口市人民检察院。
安报记者 程玉成
通讯员 靳登高 安 琪 王永举 解金红/文图
齐心协力谋争创全盘联动建文明
几年来,周口市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始终把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列入党组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检察长李春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创建工作中,市检察院坚持检察工作与文明创建工作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根据国家文明单位建设标准和检察发展实际需要,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目标方案和实施计划,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与检察工作同时布置、同时落实、同时检查、同时表彰。院党组为了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层层签订了创建目标责任书,按照文明创建实施方案,根据不同岗位、不同人员,实行 “定任务、定责任、定奖惩”的“三定责任制”。同时,定期召开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分析形势、讲评工作、明确任务。
文明创建花开满园检察事业良性发展
全市检察机关齐心协力,坚持不懈,通过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工作为检察业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走出了一条文明建设与检察业务和谐发展的创建之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市检察院文明建设的带动引导,吹开了全市两级院的文明建设之花。目前,周口10个基层检察院全部成为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其中省级文明单位9个,周口检察系统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系统,10个基层检察院全部实现了五好目标,其中淮阳县检察院连续两届被高检院授予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称号,扶沟县检察院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检察院。
文明建设的成功也极大地推动了业务工作的发展。2007年案件有罪判决绝对数、有罪判决率均突破历史纪录,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2007年实现了涉检赴省集体有理“零上访”、涉检赴京有理“零上访”两个零目标。
全市检察工作连续三年在全省居于领先位置,市检察院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成为周口市和全省检察系统首批全国文明单位(周口市和全省检察系统均仅有两个单位入选); 2006年被省委政法委命名为全省公正执法先进单位;2007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全国监所检察办案先进单位、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
今年6月初,河南省检察院蔡宁检察长视察周口时,称赞周口市院检察文化建设很有特色,富有成效。
注重职业礼仪 做新时代检察官
为提高全院干警的文明素质,迎接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盛会,4月24日下午,周口市检察院特地邀请北京市礼仪专修学院院长李柠来到周口市检察院,为全院干警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礼仪知识讲座。
李柠教授从礼仪的起源、礼仪的特点、检察职业礼仪等方面,传授了与检察工作、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礼仪常识。讲座结束后,干警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注重文明细节,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新时代检察官,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展现出一个中国检察官的文明素养。
周口市检察院结对帮扶建设生态文明村
“检察官来了,我们村变了,检察院给我们办的好事太多了……”这是西华县迟营乡椿树张行政村村干部和村民们近来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话。
2006年,周口市检察院与椿树张村结为生态文明建设帮扶对子。党组成员张道军同志带着检察院帮扶工作队入驻椿树张村,积极协调筹集资金,为该村修柏油路2400余米。2007年春节,市检察院为困难村民捐款7000元,慰问了15家特困户,为该村建起了150平方米的超市,扶持近10户养殖大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协调市职业技校对村民免费培训技能。
为帮助该村建设“生态文明村”。市检察院工作队协调有关部门筹集资金4万元用于该村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工作队经常组织开展政策法制教育,举办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2007年底,工作队指导该村开展了以评选“十佳遵纪守法模范户”、“十佳致富带头人”、“十佳好媳妇”为主题的创建文明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风尚正在椿树张村逐步形成。
检察院帮建村民文化大院
2006年,周口市检察院会同有关部门筹集资金60000元,帮助淮阳县王店乡大李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指导该村建成了村民文化大院,设立了图书室、俱乐部、文化宣传专栏等,推行村务公开、传递致富信息、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赞扬。
打造法律救助平台
为切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经市委批准,周口市检察院于2005年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维权投诉中心,三年来,对“四乱”行为给非公有制企业造成恶劣影响和重大损失的,行政执法人员以执行公务为名,巧立名目、刁难企业、吃拿卡要、敲诈勒索的案事件进行了依法查处,有效遏制了个别行政执法单位利用职权向非公有制企业无理摊派、罚款的现象。市检察院采取向非公有制企业派驻检察监督员、建立联系制度、指导建章立制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检察干警心系地震灾区捐助51万余元
汶川大地震灾情牵动着周口市检察院每一位干警的心。5月13日上午,市院党组迅速发出倡议书,呼吁全院检察干警踊跃捐款,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同胞。检察长李春长和党组成员带头捐款抗震救灾。100元、200元、300元、500元纷纷被投入捐款箱,市检察院聘用的司机和许多离退休老干部也纷纷赶到捐款现场,一些因办案出差不能亲自捐款的干警,委托自己的家属捐款。个别未赶上集中捐款的同志,事后询问捐款事宜,补献爱心。很多干警捐了一次感觉太少,又两次、三次续捐,一些干警捐出了一个月、两个月的工资。截至5月底,市检察院200多名干警共捐款12万余元,全市检察干警捐款51万余元。
整合教育资源打造“四合一”教育体系
几年来,周口市检察院党组在教育培训方面下了不少硬工夫,探索建立了政工部门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纪检部门开展警示教育、机关党委开展党建教育和教育部门开展业务教育的“四个一”教育体系,整合了教育资源,科学安排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效果,形成了具有周口特色的教育模式。市检察院每年每季度都邀请一次省社科院、党校的专家学者到市院作报告,教育引导干警“跳出检察看检察”,自觉将检察工作放在党和国家的大局去把握、去思考,切实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力弘扬正气,树立正面典型,开展了十佳检察干警、十佳女检察官、十佳青年检察官评选活动,与市妇联、市工会、团市委联合举办了检察系统的“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十大杰出青年”等评选活动,推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淮阳县检察院的徐天文同志十年反贪惩腐恶成为基层反贪干警的光辉楷模,2006年光荣地当选感动河南十大检察官并被省院记一等功;郸城县检察院的路广恩同志隐瞒病情坚持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成为受人尊敬的基层检察官的代表,2007年被省检察院追记一等功。周口市检察院多次组织英模事迹巡回报告会,用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去激励干警。
“双百”培训提升干警业务素能
为提高干警的业务素质,2004年起周口市检察院推行了 “双百”培训计划,每年组织100名符合司法资格考试条件的干警脱产学习,集中辅导,力争使更多的干警通过司法资格考试;每年组织100名符合条件的干警参加学历教育。三年来,周口检察机关司法考试一年一个台阶,2005年通过26人,2006年通过44人,2007年通过79人,通过率达到66%,连续三年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居领先水平。全市检察干警本科以上学历的已达到1394人,占总数的97%,双百培训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干警学历层次偏低和基层院“检察官断档”的问题。周口市检察院与中国政法大学联合举办了以两级院班子成员和市院中层骨干为主要培训对象的为期两年的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以提高领导干部的学力层次和组织管理能力;制订了高层次人才培训计划,使28名干警取得了硕士研究生学位,培养了一批钻研法学理论和检察业务的带头人;深入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技能竞赛,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促进了干警整体业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检察文化活动丰富又精彩
周口市检察院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干警凝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凝聚到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事业中。
市检察院成立了检察艺术团、检察文学社,建起了检察文化广场、图书室,成立了检察书画社、摄影协会、书法协会、收藏协会、集邮协会,鼓励干警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经常开展演讲会、诗歌朗诵、演唱会、检察文学优秀作品评选等活动。市检察院每年都组织进行文艺汇演,周口检察艺术团自编自演的《检察颂歌》戏曲连唱、《检察官之歌》等节目,给人启迪、促人奋进,多次参加省院组织的文艺汇演,2005年参加了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春节文艺晚会,2006年被省检察院推荐参加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汇报演出。
运动场、健身房里有干警矫健的身姿,书画社、摄影协会、书法协会、收藏协会、集邮协会经常举办不同主题的展览活动,丰富了干警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