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中,以“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紧紧围绕党组所确立的“学先进、找差距;建制度、抓落实;保质量、重效果;强素质、树形象”的工作思路,把解放思想作为金钥匙,开启审判发展新思路,把更新办案理念作为原动力,推进各项工作新进程,把创新监管体系作为突破口,破解工作中遇到的新旧难题,适时实施六个创新,走出一条以解放思想更新审判理念、以审判新理念推进科学发展、实现法院工作新跨越新崛起的新路子。
创新队伍建设机制,提升整体素质。把队伍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提出“重教、严管、厚爱”六字方针,全面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了“素质教育年、作风强化年、形象提升年”活动,建立实施“五个一”系列化学习制度,即周学习、月讲评、季度读书演讲赛、半年研讨会、一年总结会。开展“四个一”评比活动,即“十大秀才评比”、“十大计算机操作应用能手评比”和“办案能手”、“优秀法官”。开办“法院大学”, 确立“把法院当学院,把书本当老师,全体干警当学员,业余时间当课堂”文化教育模式。 创新管理机制,实行以制度管人。班子成员率先垂范,自觉约法三章,忠实履行宪法与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纪检书记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具体工作,形成上下联动的整体格局,着重抓好组织建设;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做到教育超前、管理超前、监督超前,着重抓好思想建设;制定、修订和完善了6项新工作机制,出台实施“十条禁令”,实行责任捆绑制,着重抓好作风建设;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明查暗访,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执法执纪监督员,实行全面监督,着重抓好廉政建设。 创新用人机制,搭建干事创业平台。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冲破一切妨碍人才迅速成长的思想观念,革除一切束缚人才施展才华的体制障碍,着力改变一切影响人才创业创新的氛围和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才资源的潜能。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坚持“民主、科学、公正、公开”用人机制,形成谁勤于学习,谁勇于投身法院改革的伟大实践,谁都有展施才华、发挥自身潜能的平台。让一批业务骨干走上中层领导岗位,确保无一例违法违纪现象发生,无一件办案不公、执法不廉的举报信件。 创新办案理念,增强办案效果。摒弃以往孤立办案、盲目下判等传统办案模式,把实现审判工作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双赢特别是能有效防止上访缠诉案件的发生作为司法活动的首选方式,确立了“四个一”办案理念。即“办理一个案件,挽救一个家庭;办理一个案件,救活一个企业;办理一个案件,稳定一个地方;办理一个案件,发展一方经济”。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平等维护双事人合法权益,两公司都能正常经营和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坚持求同存异策略,在经过向当事人释法多次调解基本达成共识的前提下,根据案件客观事实,依法作出对双方合同进行变更的判决。认真加以贯彻实施。 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案件质效。推行“一台、一表、一办法”审判管理模式。“一台”,即审判监督台,对每位审判法官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办案质量等项目进行细化、量化、分项统计,并用数字标注在相应位置;“一表”,即“案件审理报告评分表”,对案件上诉、抗诉、改判、发还重审案件,由审判委员会对案件审判质量作出综合评定,写出评语,打出分数,年终从高分到低分排出名次,作为衡量工作质量和评先的依据;“一办法”,即案件审判质量评查办法,办案件每季度评查一次,对典型案件的法官予以表彰奖励,对案件审判质量较差的法官,提出批评,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 创新亲民机制,增强服务意识。以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为切入点,彻底摒弃那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推诿、扯皮”等群众深恶痛绝的办事作风。在克服人为拖拉、低效办案的同时,彰显现代诉讼过程中的公开、公正和高效,使当事人尽快获得公平裁判的结果,从根本上解决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把实现“无发回、无改判、无超期、无上访”“四无”目标,作为每一个办案法官的工作准则和追求的目标,尽最大努力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案结事了、停访息诉”的精品案件,构筑经得起党和人民检验的铁案工程,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