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工程如火如荼;文化大院、休闲娱乐项目建设方兴未艾;平安灯、千里眼靓姿有序;文化广场、活动中心,群众生活有声有色。。。。。。
今年以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有力实施,继续有力地推动着范集镇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古老而质朴的乡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貌换新颜 群众拍手赞 近日,笔者来到范集镇尚店行政村,到达该村的时候,已是万家灯火。尽管当日雾雨蒙蒙,但在该村新建的文化广场,仍有许多村民三三两两,或散步、或小聚唠嗑,几位年纪大些的老人正在做健身运动。 “原来没建这个休闲广场的时候,村民们蜗居在家里,不是学习54号文件(打扑克),就是垒长城(打麻将),输钱影响身体不说,家里还常常闹矛盾,两口子干架的事时常发生,现在好了,大家饭后没事就来这里锻炼锻炼身体,活动活动筋骨。年青些的娃们在文化室还可以上上网,与亲朋好友聊聊天,看看科技书,现在咱老百姓的生活乐趣多了……。”讲起村子里的变化,赵文礼老人是一脸幸福,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 在该镇范集行政村,村中水泥路建设正热火朝天。“这是我们行政村最后要整修的村庄道路了,群众都非常支持,现在,我们村家家都用上了安全饮用水,大街小巷都安装上了平安灯,村重要路段口都装上了电子眼,东西放在院子里也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村支部书记赵卫东告诉笔者说:“群众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从心眼里称赞“一事一议”这个政策好,过去开个会,村干部喊哑了嗓子,还不见人影晃动,现在,一个通知,大家都积极来了,村里有事,大家一起谋划,一起商量,民主表决,和谐共处,现在我觉得我这个村干部比以前干着顺当多了”。 靠政策给力 解群众难题 范集镇后楼行政村,是一个比较偏僻的村庄,由于村中道路年久失修,群众的出行难,成了干部的最大难题。 村民邓喜贵对于村中道路更是有着切肤之痛,三年前,邓喜贵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县城谈了个对象,双方商定在老家举办婚礼,不料天不作美,婚期还有两天的时候天公下起了大雨。原本就低凹不平的村土路更加泥泞不堪,结婚那天,婚车不能进庄,邓喜贵的儿子只得打着伞去背自己的新娘子,一同来的四辆送亲车也只能打道回转,对于已经发了请柬的在县城的十几个同窗好友,邓喜贵的儿子只得一一电话推阻,客没请成,饭菜浪费了几桌,原本想借儿子的婚事在乡亲们面前风光一下的邓喜贵气得躺在床上连睡了两天。老邓至今想起来心里还是疙疙瘩瘩。 对于村中道路,村委干部曾经颇费了一番脑筋,先是按人口兑钱村民们有的不愿意,说是大人小孩不能一刀斩,后是按家庭经济情况兑钱,有的说家穷家富都是一样走路。“一事一议”政策开始后,驻村干部积极协同村委党员干部,分别召开了党员会、家族代表会,全体村民群众会,大家学习了政策,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决议,村委干部带头行动,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一条2180米长的村中水泥路很快修通,解决了村民们多年盼望解决的行路难。 依靠省市配套的财政奖补资金,该镇前楼行政村环村修建了标准的柏油路,实现了村民“拉粮送粪不用愁,直接开车到地头”的心愿。 蒋桥行政村依靠“一事一议”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以运输、劳保、服装加工为主,富裕起来的村民群众,筹资筹劳、兴建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文化休闲广场........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是国家支农惠农的一项富民政策,近两年我镇通过扎实有序开展“一事一议”工作,使广大群众的生活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抢抓机遇,精心实施,阳光操作,切实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范集镇党委书记张晓如是说。 听着修路机械隆隆的声音,我们看到了范集镇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