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市检察院下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
〖信息来源:项城市委政法委〗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发布时间:2012-11-07 〗
决策者语
今年以来,项城市检察院结合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以服务和改善民生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下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作为联系基层、服务民生的有效载体,不断探索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新途径,着力提升服务民生的水平和能力,工作作风取得新转变,检民关系取得新进展,检察工作取得新突破,和谐稳定取得新成效,树立了检察干警亲民爱民的新形象。
——项城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磊
光荣在榜
项城市检察院2011年度先后获得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基层院、全省检察宣传工作先进基层院、全省检察机关基层院反贪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等荣誉,该院驻市看守所检察室荣获国家一级规范化检察室称号。3人分别获得河南省“深入查办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犯罪专项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控申接待员、河南省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等称号,两人被省检察院荣记个人二等功。多项工作获得周口市、项城市荣誉,20余人获得周口市、项城市表彰。
主动融入 服务民生制度化
服务民生是检察机关为党分忧、为民解难、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大战略举措,必须从长计议,统筹安排。项城市检察院主动把检察工作各个方面融入服务民生、促和谐保稳定的大局,率先实现了服务民生制度化。该院领导班子带头下基层走访群众,加强与基层群众沟通,听民声、察实情、解难题,共建和谐检民关系。他们制订了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两个乡镇办事处,并至少与1个行政村保持经常性联系,确定1户困难群众作为长期的帮扶对象。每年下基层不少于90天,走访10户群众家庭,写出一至两篇专题调研报告。截至目前,班子成员已经确定了12户群众作为一对一的联系帮扶对象,为群众办实事26件,配合基层组织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起。在班子成员的带动下,各科室及每个干警,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对口服务联系点,为1260户群众建立了走访档案。 为保障下基层走访联系群众不走过场,该院专门成立了检察长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把此项工作纳入日常考核,做到有记录,有检查评比,制定了奖惩措施,成绩突出者进行表彰奖励,落后者批评督促,措施不力完不成任务者取消评先评奖和晋升资格。要求下基层轻车简行,不能增加群众负担,不能干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帮助老百姓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不断彰显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以扎实作风和严明纪律,树立人民检察官清正廉洁的形象。为提高服务民生的水平和能力,该院通过开办“明镜讲坛”活动,深入探讨服务民生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班子成员、中层以上 干部结合自身实践,认真交流经验,上台讲课率已达90%以上,取得了较好效果。 下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掌握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效地破解了一批重复访、越级访等信访难题。项城市检察院服务民生制度化常态化的做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上级领导重视。今年10月10日,周口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刘铁军专程到项城考察调研,在南顿镇高洼村群众家中,通过与群众交谈和深入了解,他对项城市检察院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项城经验值得在全市推广。
发挥职能 服务民生具体化
农村低保工作的实施是各级党委、政府亲民惠民政策的具体体现。为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让人民群众满意,项城市检察院以预防调查的形式,随机抽取孙店、贾岭、丁集、王明口、郑郭5个乡镇25个行政村,按住户25%的比例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农村低保缺乏必要的透明度,有不公现象,且有1399人本该享受低保却没有享受到。项城市检察院立即向民政部门提出了检察建议。他们认真研究,及时给予回复,对乡镇办民政所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整顿,组织机关各部门分片包干,走村串户进行排查,摸清了贫困户、困难户的底子,确立了公示制度,做到了应保尽保,清除了不应补助对象,且实行三个月一次复核的动态管理,使农村低保工作趋于公正合理。 为有效预防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现象,项城市检察院对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领域积极推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向工程招投标、建设主管部门等单位查询了323人次,推动了业主单位管理创新。水务局、教体局在招投标公告中明确规定:投标企业必须持有项城市检察院的无行贿记录证明方可参加工程投标。对招标中发现的行贿企业,取缔其投标资格。今年先后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民生热点等进行预防调查10次,对金融、教育系统开展了专项预防18次,先后有12件检察建议和预防调查报告引起市领导重视。此外还举办法制讲座13次,反腐败成果展25次,起到了很好的预防警示作用。 居民生活饮用水“氟化物”超标,工业污水等净化处理不完善,造成水生态环境失衡,给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针对行政执法部门存在的不敢监督、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该院对相关责任部门,有针对性地下发检察建议,要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对整改过程及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在人大、政协机关的支持下,该院开展了违法占地、违章建筑、违法买卖土地专项治理活动。先后立案查处了5起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案件;先后查处了20余起发生在项目建设投资、惠民资金的发放使用、司法人员公正执法和影响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职务犯罪,对因管理不到位或工作不力,造成乱搭乱建严重的4个乡镇党委政府及时制订了整改方案,规范了小城镇管理。 化解矛盾因素,促进社会和谐是服务民生的重要体现。今年4月份,在对法院执行监督活动中发现了一起长达14年的借贷纠纷未能执行终结的案件,该案曾引起了付集供销社职工的集体上访,先后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委政法委巡视组及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该院详细制定了调解该案的工作思路,他们针对双方争议的焦点,组织人员进行座谈,采取单独做工作,双方共同坐下来讲大局的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通过苦口婆心的辨法析理和说服教育,终于使双方握手言和,达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调解协议,供销社得到了自己的房产,信用社要回了贷款。8月30日,项城市农村信用社、项城市付集供销社职工敲锣打鼓,一起为项城市检察院赠送锦旗,上写“文明执法效果好,化解矛盾促和谐”,感谢检察院化解了他们14年的矛盾纠纷。
创新机制 服务民生最大化
推动工作机制出新,才能实现公正执法和服务民生效果的最大化。今年2月,针对公职人员失职、渎职造成社会矛盾增多,重复访、越级访居高不下的严峻现实,项城市检察院主动和市纪委联系,搭建工作班子,长期驻点市信访局,就地办公,形成工作制度,变“孤军作战”为“纪、检联动”;变“临时介入”为“长期投入”。通过参与接访、听取反映、定期会办、梳理汇总、联合调查等方式,从信访问题中排查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农资金管理渎职案件线索,集中力量查处了两起涉农资金案件,并召开市涉农资金管理通报大会,对涉案的13名责任人员进行公开处理,实施“双规”1人,行政撤职处分两人,行政记过处分1人,通报批评9人。 为了根治反渎工作“发现难、取证难、处理难”的顽疾,项城市检察院创出了“望、闻、问、切”四字工作法,有效拓宽了项城市检察院反渎案源,使该院反渎办案保持了自2010年以来连续三年“无不诉、无撤案、无无罪判决”的“三无”高指标,连续三年在全市检察系统评比中处于领先地位。 以督促起诉为手段,积极履行行政检察监督,以防止行政权的滥用。今年以来,通过对农村信用联社检察监督,发现有多起借贷逾期不还,而信合又不积极催要。检察机关通过监督起诉,逐件督促信合资产部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手段实施强制催还。今年1至10月份共督促有关单位向法院起诉35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8月30日,为感谢检察机关的鼎力支持,市农村信用联社特地送来了锦旗。 立足检察服务大局,引导社会管理创新。该院开通了“两法衔接”工作专题网站,构建起一个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信息网络平台,形成了“网上衔接、信息共享”的机制。自今年信息平台开通以来,已通过信息平台发现涉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线索32件,经核实,有26件达到立案标准,已建议行政执法部门向公安机关移交,立案19件,其余7件正在办理之中。今年6月,在检察院的督促下,殡葬管理部门与退休金管理部门实现计算机信息联网,使人员火化信息及时传到退休金管理部门,堵塞了管理漏洞,杜绝了死亡者家属长期冒领退休金的现象。今年以来,项城市检察院分别到发生失职渎职案件的国土局、住建局、国税局、地税局、东方工业园区等单位,结合典型案例,举一反三,以身边人,说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今年5月,计生委领导主动邀请反渎干警分3批为村镇所有计生干部300多人连续开了3次预防职务犯罪讲座。在河南检察系统,项城市的反渎法制课已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闪光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