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基本要素,是基础和关键,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依法行政的目的在于对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依法进行规范,“确保权力正确行使”,防止权力的滥用,保证国家行政管理的有效和效率。 依法行政是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要求。公务员身处第一线,面对行政行为相对人是国家机关与社会成员之间联系的桥梁,公务员依法行政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公务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建立一支具有高度法治精神水平和法治业务水平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不仅要有健全的公务员业绩考评制度,还要有提高公务员素质的法治培训教育制度,更要有督使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法律监督制度。 一、强化法治理念教育,提高公务员法治精神水平。 公务员的法治精神水平包括法治精神、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直接影响着依法行政水平。为提高公务员的法治精神,川汇区依法治区办举办多种形式培训班,坚持不懈地对公务员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促使公务员三个根本观念的转变。一是强化“民为法本”、“执法为民”的教育,引导全体公务员认识到我国的法律就是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公务员必然从行政领导管理者向人民公仆观念的转变,在人民群众与政府关系的认识上,必须从强调公民义务本位和政府权力本位,向公民权利本位和政府责任本位转变。政府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权力来源于人民,理当受人民的监督。而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之本,是行政权力之源。因此,政府的执法工作,应当完全地体现国家意志与人民意志的一致性。只有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始终放在首位,才能真正认识到行政行为实际是人民授权公务员依法为人民提供服务的机会。二是强化法治理念教育,必须从以法治民的执法者向依法治官(权)的受治者观念的转变。依法行政首先是依法规范和制约行政权而非扩大和强化行政权。如果不能确立这一理念,就可能出现公务员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观念淡薄,学法用法水平不高、能力不强的状况。而这样一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根本的改善和提高。就可能出现以权力为资源,以执法为手段,执法违法等问题。就可能出现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制止或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得不到及时救济等问题。三是强化法律责任意识教育,必须从强调公民责任的意识向强化公务员责任意识的转变。在依法行政问题上,必须从过去习惯于注重行使行政权力,而不太注重承担行政责任的意识上转变过来。在当前形势下,我们理应强调政府部门、公务员队伍和执法队伍与普通公民具有同等的,甚至更重的法律责任;强调政府部门、公务员队伍和执法队伍负有带头维护和履行法律法规的责任和义务。只有真正确立了这一意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纠正和杜绝我们执法中存在的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随意性等问题;才有可能纠正杜绝诸如行政检查简单粗暴、行政处罚程序不当、滥用自由裁量权等问题;才有可能纠正行政管理中的趋利现象和短期行为,以及监督不力等问题。 二、强化公务员行政执法能力培训,提高公务员的依法行政执业水平。 公务员树立了法治精神,还必具备依法行政的执业能力。依法行政并不是指行政机关用自己制定的文件去治理行为相对人,而是在进行行政管理的同时,各种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对行政相对人的处理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去做。使法律在具体的行政管理中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展现其权威,只有强化公务员依法行政执业能力,才能做到依法规范行政,为建立一支高素质行政执法队伍,川汇区着力强化对公务员法治宣传教育,着力落实法进机关的措施,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公务员法律业务知识,增强行政执法能力。一是建立公务员学法与考核制度,全区公务员每年举行一次基本法知识考试,凡是考核不合格的一律不得提拔重用、升职晋级。二是定期组织各行政执法部门公务员进行《行政处罚法》及专业部门法的学习培训,如环保部门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学习,计生部门加强对计划生育法规的学习,在治理环境污染或对违法生育进行处罚时都要严格依法进行而不能在法律之外,随意行使权利。不仅要遵照实体法,而且要遵照程序法的规定,程序是行为的方式步骤,实体是行为的目的结果。行政行为是否符合规定程序是决定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关键所在。三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及时培训行政执法人员,例如我市在关帝庙市场改建和文昌大道扩建拆迁工程中,川汇区及时对720余名执法工作队员及时进行《物权法》、《拆迁条例》等法规的培训,促使实现依法和谐拆迁。务使程序合法目的达到。 三、强化人大、纪检法律监督机制,确保公务员依法行政。 为确保公务员依法行政,川汇区着力加强人大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机构。川汇区人大作为人民权力的法律监督机构,对全区公务员依法行政实行全方位,有层次的法律监督。一是实行领导干部任命法律知识考评制度,凡是任命的行政各部门首长,任命时接受法律知识培训,法律知识考核过关才能能被任命领导职务。二是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人大把200多部涉及行政执法的法律量化行政执法单位,具体到岗位,实行岗位责任追究制。三是对部门负责人实行依法行政述职考评制度,领导干部每年定期向人大汇报依法行政履行职责情况,发现违规渎职即行减免谈话,借以督促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 在着力加强人大对权力的监督的同时,川汇区加大纪检监察部门对各部门尤其是部门首长依法行政工作的法律监督。领导干部的特殊身份,特殊地位,对一个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定着工作的成败关键。因此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纪检监察,督促他们廉洁勤政、拒腐防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搞好依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川汇区纪检监察部门一是精心督促各部门纪检组结合“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在各部门党组中开展警示教育,引导领导干部一事当前,算好六笔账:一算政治账防止自毁前程;二算经济账,防止倾家荡产;三算名誉账,防止身败名裂;四算家庭账,防止妻离子散;五算亲情账,防止众判亲离;六算自由账,防止身陷囹圄。二是加大对五种职务犯罪的查办力度。(1)领导干部贪污贿赂、失职、渎职案件。(2)官商勾法、权钱交易,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案件。(3)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行业领域里的职务犯罪案件。(4)征地拆迁,招标投标,工程承包等城市建设领域中商业贿赂案件。(5)金融、政府采购及公共管理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深入查赌和预防职务犯罪,帮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堵塞在机制、制度上的漏调,敦促国家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近年来,我区依法治区,推行依法行政工作的具体实践告诉我们,依法行政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必须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维护宪法的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将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将推行依法行政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强化公务员的法律知识培训使政府部门、公务员和执法人员具备与依法行政相适应法律知识和执法水平,着力强化人大、纪检部门高效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督使公务员严守法律规范去行政管理,做到既严格依法办事,又积极履行职责。这无疑是公务员实现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的正确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