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县区动态 >>西华县 >

言论

〖信息来源:admin〗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发布时间:2010-08-30 〗

“环境影响”与“影响环境”(杂谈稿件)

 

                                       刘睿  春灵

 

    有的同志在思想作风方面毛病较多,由于不严加检点,因而犯了错误。在犯了错误以后,不是深刻地从思想上检查原因,而是归咎于“环境影响”,认为自己的错误是由不好的客观环境所造成的。对于错误,究竟应主要是责怪环境,还是主要应该从自已的思想上找原因呢?这个问题值得很好分析。

    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之中,周围的民情、风俗,周围人的思想作风,对自己当然是有影响的。我国历史上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一个好的环境,曾经三次搬家。对于一个无知无识的孩子来说,香臭不分,善恶不辨,见啥学啥,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对他思想、世界观的形成确有重要意义。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他有独立的分析能力,对环境的影响应该有所选择取舍,不应该成为环境的奴隶,被环境所征服。尽管“孟母三迁”,孟子在长大以后却说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话,提出主观的因素对于命运,环境有着强大的反作用。当然,他鼓吹“吾欲仁,斯仁至矣!”把思想说成是先验的东西,是世界的主宰,这是错误的。

    毛泽东同志说:“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同样的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高尔基生活在沙皇时代,黑暗、腐败的社会环境,不但没有腐蚀了他的人格,却使他在政治、思想、道德、才学等方面得到了锻炼,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方志敏烈士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高官厚禄的引诱面前,革命意志毫不动摇,始终保持着“清贫、洁白”的革命情操。论环境,这些可真是很不好的环境了吧!可是方志敏、高尔基却能出污泥而不染,在腐朽的环境中亭亭而立,保持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鲜红本色。原因就在于他们有坚定的立场和革命意志。事实证明,一个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的人,客观环境中的任何坏东西,对他们都不可能起到腐蚀作用。

    刘少奇同志曾经指出:“只要社会中还有这些恶浊东西,社会中还存在着阶级,存在着剥削阶级的影响……共产党就有改造社会的任务”,在恶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这诚然可贵。仅仅如此,还没有尽到革命烈士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同自己身边的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作斗争,创建社会主义的新天地。目前,就总的情况而言,人们的道德风貌是健康的向上的,主流是好的。那些污浊的东西,不过是沉渣泛起,是奔腾的大河冲刷出来 的某些泥沙而已,它在我们社会中并没有多少市场。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社会制度说,我们是处于“近朱者赤”的环境里。虽然封建思想还有强大的影响,但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风尚。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不是去向先进的同志学习,受好的风气所感染,而是向落后的人学习,受坏的风气所污染,岂不是证明自己身上也存在着污浊的东西吗?

   对于那些犯了错误而不自检点,责怪环境的同志,我想起古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这两句话,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看到好人好事,要想一想自己做到了没有?看到不好的人和事,就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存在着。社会意识是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的。我国剥削阶级虽然已经消灭,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还将长期存在,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国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也必然会侵袭到国内来。在新形势面前,我们每个人都要站稳脚跟,向先进的同志学习,而不受少数人的坏作用、坏习气的影响,并用自己的先进的思想和作用去影响社会,改造社会,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使社会面貌继续向着好的方向转变,培养一代新人。

 

               通联:河南省西华县委政法委   邮编:466600

               手机:13592264039

 


分享给朋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给你的朋友。
中国长安网    最高法院    最高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周口市政法委 | 豫ICP备07502756号
豫公网安备 41160202000088号  |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