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职业道德是检察人员在从事公务、履行职责以及社交、生活等方面应当遵守的规范与行为准则,是与检察纪律、检察法律法规配套适用的行为规范。由于检察职业道德具有道德的一般特征,即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维持的规范体系所决定,因此,检察职业道德的养成主要靠检察人员自身的内省、外部的教育与监督,而自身的内省又是其主要方法。 一、 内省 内省也就是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即自律、修身。作为加强职业道德养成的主要方法,内省重在自己依照职业道德规范对行为以及他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与职业道德不相符的地方,加以改进,从而实现自身品质的提高。这是一个不断进行思想改造和觉悟的过程。 对于检察职业道德,“忠诚、公正、清廉、文明”是其核心内容。认识检察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内省活动的第一步。只有首先认识了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规范,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行为。“忠诚”是检察职业道德的政治要求。在认识检察职业道德的基础上,要积极践行检察职业道德,做到知行合一。 二、 教育 接受教育是养成检察职业道德的一种有效方式。教育的目的是使个人形成一种内心确认,并根据这种内心确认去行事和改造生活。加强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目的是让每一位检察人员内心形成一种行为准则,锻造最优秀的品质。教育活动是我们加强队伍建设的一种最为重要的方法,要以开展的“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抓紧抓好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在了解背景明确意义、把握内涵明确要求、突出特色明确内容三个方面加强主题教育活动。 教育形式是教育活动的载体,作为人民检察官,要把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作为践行检察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要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选择作为第一选择,通过开展法制宣传、解答法律咨询、解决实际问题,塑造人民检察官高尚的人格魅力。 三、 监督 检察职业道德作为一种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维持的规范体系,如果没有别人的监督,那么仅靠个人的自省,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接受监督是养成检察职业道德必不可少的方法。接受监督,首先要谦虚。要有接受别人批评的勇气,敢于正视自己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要学人之长,容人之短,不因别人的建议而对他人产生抱怨,不因自己存在不足而畏缩不前,要有知耻而后勇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接受监督,要严于律己。因此,要善于在别人的监督下,有所作为,在别人的建议下,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样才能提高的更快。其次,要靠机制确保人人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一方面要建立外部监督机制,公开检察职业道德建设情况,自觉接受党组织、人大、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主动征求和倾听意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查处。另一方面,要强化检察职业道德的内部制约。要切实落实各项制度,严格执行检察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对于检察职业道德的养成,内省是主因,教育和监督是外因,我们要不断地加强这三方面的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