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公开承诺办理10件实事组织到位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信息来源:admin〗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发布时间:2009-11-08 〗
——我局对社会公开承诺办理10件实事进行全面督查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司法行政系统2009年向社会公开承诺办理10件实事工作的开展,10月20日至25日,市司法局再次组成督查组,对各县(市、区)10件实事工作办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 此次督查采取听取汇报,走访座谈,查阅音像、图片、文字资料等方式进行。 通过督查,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高度重视,组织到位,措施得力,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效果明显。对承诺的每件实事,各地均按照市局要求,有步骤、有计划的践诺落实。 一是加强领导,方案具体。各县(市、区)司法局按照市局要求,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制定下发了工作方案,责任到岗,分工具体,确保了10件实事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二是职责到岗,履职到位。各地各部门根据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职责到岗,让每一个干警、每一名法律服务工作者都了解和掌握10项承诺内容,熟悉涉及本部门、本岗位所承诺办理的具体事项和服务标准。并对每件实事实行责任目标管理,确保每一位干警、每一个法律服务工作者履职到位。 三是措施得力,亮点纷呈。通过走访座谈、查阅资料,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干警都能严格按照市局工作部署,对每件实事进行认真办理,且有声有色,亮点纷呈。扶沟县、鹿邑县司法局认真做好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建立安置帮教基地,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就业致富,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川汇区司法局聘请62名大学生村干部担任农村普法宣传员,促进大学生村干部成为学法用法的带头人,对提高农村基层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淮阳县司法局在全县范围内对人民调解员实行聘任制,有效推动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项城市、太康县司法局组织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深入到偏远乡镇中小学,全面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送法进校园”活动。郸城县司法局创办“郸城司法网”,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普及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公益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商水县司法局与商水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在全县24个乡镇设立便民联系点,在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联调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创新。沈丘县、西华县司法局在全县范围内设立“律师进乡村、进社区”法律服务点,在规定时间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通过督查,市、县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均设立了“12348”法律援助咨询电话,在全市200个司法所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点,及时为申请法律援助的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组织全市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为党委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司法鉴定事项实行减免收费。对需要公证的困难群众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在指定的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挂牌成立了10个“青少年维权中心”,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等。各项实事的办理,形式多样,措施得力,呈现良好健康态势,为年底全市10件实事的较好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督查组在工作检查中,严格对照市局下发的《周口市司法局向社会公开承诺办理10件实事考核细则》,逐项对各地每件实事进行认真检查,针对个别单位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求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认真整改完善,切实增强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确保每件承诺事项在年底全部践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