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郸城县之前,我就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西华的汤,鹿邑的酒,到了郸城不想走”,意思是说郸城人很热情。而在郸城一个月,我不仅仅感受到了郸城人的热情,同时也感受到了郸城县的祥和,感受到了郸城县蓬勃向上的精神,也亲历了郸城县的平安建设之路。 科技防范走村入户 郸城县地处豫皖两省三市接合部,人口130万,是典型的省际边缘县和传统农业大县。人口众多、地处边缘、人员来往频繁,管理难度比较大。 2007年年初,郸城县丁村乡乡长周俊岭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消息,随即到西安学习经验后,开始在农户家安装警铃,结果效果很快凸显,当地刑事案件下降45%以上。 此外,一些乡村还推出了“多户联防”,将30至40户村民编成一个联防组,选出一个中心户长,出现警情的村民向中心户发出警报,由中心户长指挥联防成员集体救助,同时向乡镇派出所、专职巡逻队上报警情。 “警铃入户,多为8到10户为一组,同时,需要花费一定费用购买报警器,因而在推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宁平镇镇长张兴举和钱店镇党委书记贺学勇,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为此,张兴举又想到了另一个方式,他利用现在乡村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条件,将固定电话和乡村大喇叭连接,如遇危险,通过拨打自家电话“8110”,村民就拨通村内高音喇叭进行警铃报警和语音报警,即使村民来不及说话,交换机处也可以显示是谁家遇到了危险。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警铃入村率实现100%,入户率已达到80%以上。一些行政村在主要交通路口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同时在县直机关和县城大型商场、营业门店、重要部位、重点部门、交通要道全面安装电子监控设施。 电子联防、治安有偿承包、乡镇专职巡逻队和城区电子监控系统,正在共同形成了无缝覆盖的治安防控网。 防范需要意识上的认同 吴台镇派出所在参与侦破一起迷彩服系列强奸、抢劫案时,根据该镇张楼的一户村民王国良,曾与犯罪嫌疑人搏斗过,并将其打伤这一线索,派出所最终找到了犯罪嫌疑人。 然而,王国良将此讯息告诉给派出所,则是在事发一个星期后。其间,嫌疑人又再度作案。 记者在乡间村头了解后还发现,对于技防,一些村民不愿付出几十元的安装费用,而即使村内组织村民巡逻,一些群众也不愿参与。 技防虽好,更需要群众的参与和配合才能显示其效果,为此,加大宣传力度,获得群众的认同,才能使得防范工作取得更进一步的效果。 打击“两抢一盗”
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活动开展以来,郸城县公安、法院、检察院,一直将此项活动作为它们的工作重点。 为了更顺利地办理“两抢一盗”案件,公安加大工作力度,一些累积的案件被一一侦破;检察院由被动接受案卷变为主动要卷,并加大与公安部门的合作,提前介入案件,快捕快诉;法院则对不同“两抢一盗”案件,加快审理速度,使得犯罪分子及早接受法律严惩。 据介绍,截止到7月底,全县共侦破“两抢一盗”案件1048起(其中,省厅督破案件13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37人,打掉“两抢一盗”犯罪团伙20个,组织召开了4次赃款、赃物发还大会,对追回赃款赃物价值160多万元进行了公开发还。 同时,在郸城的县城,或是乡村,打击“两抢一盗”案件的标语、横幅随处可见。记者曾参与郸城县委政法委召开的公开退还赃物大会,周围群众纷纷前往观看,现场宣传效果很好。虎岗乡还把动员会会场搬到了田间地头,分村划片召开全体群众大会,直接参会人员达到3万人。 青少年法制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让人痛心的是,在“两抢一盗”案件中,青少年占据了不小的比例。在郸城县城内,总能看到一些网吧通宵营业,虽然门前张贴着未成年人禁止入内,但里面总是不乏未成年人的身影。 我在郸城县法院采访的5天时间,仅参加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审判就有两起。其中一起,7人均不满18岁,同在一所学校上课,却凑钱买来工具,抢劫他人一部手机和26.5元钱。 在县检察院时,检察院干警无奈地告诉我:“现在公安送来的涉及青少年犯罪的案卷,有一半以上都发生在网吧,或者和上网有关。我们检察院附近有3家网吧,每家都有十几起青少年犯罪的案件发生。”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除了公、检、法,包括郸城县的一些律师,都对此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记者认为,政法部门应当同有关部门加强合作,加大对网吧的管理力度,将让青少年远离网吧的诱惑,同时,建立更完善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制度,建立教育体系,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解决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问题。 “以人为本”“大民调” 郸城县巴集乡副乡长李怀彬曾告诉我:“司法所是个依托,这里工作做好了,村里就能和谐,所以我们一定会大力支持。现在组有调解员,村有调委会,乡有调处中心,乡领导各有包干,与乡里各职能部门形成了‘大民调’的格局,争取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为解决好乡村内的纠纷,郸城县采取了定时、定人、定点、定责的办法,组织开展“拉网式”、“地毯式”矛盾纠纷大排查,真正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 在两个乡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民调早已不是司法所、村主任的事情,全县公安、司法、民政、劳动、国土、妇联等部门,不仅要对社会治安、城市建设、征地补偿、环境治理、劳动争议、保险理赔、农民工权益、老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方面矛盾纠纷进行深入排查,还轮流值班,有针对性地解决纠纷。 据了解,上半年,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02起(其中涉法涉诉纠纷3起),调解502起,成功调处492起。有效预防民转刑案件16起,制止突发事件1起。 解决纠纷要注重方式 “真诚以待、换位思考、速战速决,做好调解工作,这些一个都不能少。” 巴集乡司法所所长王洪山从事调解工作4年,因为善于掌握方法,调解案件成功率非常高,他的事迹,也被郸城县广为推广。 城郊乡司法所的顾风章在司法所干了有20年了,调解经历丰富。他认为,现在之所以乡村内的纠纷越来越少,与现在“大民调”综合调解的方式是分不开的,但是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多方参与、领导重视。为此,更需要调解网络的健全、处理案件的及时快捷。 通过与王洪山、顾风章的交流,记者认为,健全的网络是处理民事纠纷的极好的平台,做好调解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的推广工作,群众只有懂法,才能真正接受调解工作。同时,各级单位、部门、负责人,都需要时刻怀有“以人为本”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