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淮阳县检察院对今年以来批捕的113名“两抢一盗”犯罪嫌疑人的统计分析

〖信息来源:admin〗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发布时间:2008-06-24 〗

 

 

 截止620,淮阳县检察院共批准逮捕"两抢一盗"犯罪案件60113人,占同期受理案件总数和总人数的40.2%45.3%,较去年同期增长9.1 %11.3 %。随着形势的发展,此类犯罪又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现就今年以来批捕的113"两抢一盗"犯罪嫌疑人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地发生。

一、当前“两抢一盗”犯罪的新特点

1、犯罪主体的文化素质不高,涉案人员年龄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我院批捕的113名犯罪嫌疑人中,初中以下文化的97人,占总人数的85.8%以上,犯罪嫌疑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64人,占总人数的56.6%,其中18岁以下有38人,占总人数的33.6%,远远高于其它案件中未成年人所占的比例。

   2、犯罪性质由交叉的松散型作案向稳定结伙集聚型作案转变。在批捕的60113人当中,稳定的犯罪团伙13个,以亲戚、同学等为主要组成人员。如被告人沈某等5人盗窃、破坏电力设备一案,该团伙成员全为叔伯兄弟,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并配备有专门的车辆进行运输。仅一年时间,就先后实施盗窃行为9起,破坏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等公私财物10余起,经济损失高达3万余元。

  3、跨地区、流窜作案呈上升趋势。在批捕的113名 “两抢一盗”案件犯罪嫌疑人当中,户籍或居住地不在淮阳县境内的有29人,占25.6%,而去年的比例仅为11%。此类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大多没有固定的工作,以打工为生,没有稳定的收入,如被告人张心仪(商丘市柘城县农民)等3人于200711月至20083月间先后窜至淮阳县城内、新站镇等地盗窃作案4次,抢夺作案3起,共盗得香烟及现金500余元,抢夺手机3部、先进600余元。

4、销售赃物由零散的销赃向专门的销赃渠道转变。特别是一些废品收购站,由于此类犯罪获利快,并且处罚较轻,犯罪分子怀着有利可图的侥幸心理,大都自觉不自觉地挤身参与此类犯罪,并渐渐形成了销赃网点,实际上为盗窃提供了犯罪的温床。

二、“两抢一盗”案件高发的原因

1、流窜作案较多侦破难度较大是此类犯罪多发的诱因。 当前“两抢一盗”犯罪,采取异地作案者较多,为逃避打击,犯罪得手后迅速返回原地,而被害人有时因损失小,并不急于报案,以致丧失破案良机,致使赃物无法追回,出现案件流失较多的情况。如被告人陈某盗窃一案,据本人供述,其盗窃自行车多达20余辆,但却无法找到失主。

2、流动人口、出租屋管理失控。近年来,随着淮阳县外来人口的增多,而管理跟不上,特别是对中小旅馆、出租房屋的管理不到位,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的登记工作存在很大困难,对不愿意登记的不能处罚,使一些流窜作案的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3、治安防范体系不健全、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主要表现在:(1)街头治安巡逻力度及密度不够,形成一定的监管空白地区,在这些地区,一旦发生“两抢一盗”案件,很难及时发现、有效控制。(2)对自身的安全防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贵重物品和钱包放在显眼的位置,容易成为受害对象。

4、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也是导致此类犯罪频发的主要原因。法制观念淡薄、普法教育不到位是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我们国家依法治国、依德治国、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虽然已经形成,政府职能部门普法教育也年年搞,但不能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漏洞大,死角多。特别是覆盖不到广大农村及城市周边,普法教育落不到实处。

   5、犯罪嫌疑人缺乏理性和法制观念。在犯罪成员中,青少年占主要部分,他们大多在生活上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惯,挥霍成性,一旦手头无钱,便会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同时,市场经济正在发展中,由于管理不善,电视、报纸、杂志和因特网上暴力、色情等内容泛滥,不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成为青少年实施犯罪的首要动因。

三、防治对策

  1、增强广大群众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针对“两抢一盗”案件的特点,广大群众应避免在深夜、偏僻的地方单身行走,特别是防范能力弱的妇女、老人等。其次应注意对贵重财物的保护,如贵重财物尽可能不外露以避免吸引犯罪分子的注意力,行走时将挎包拿紧,注意身旁的行人等。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学校、家庭、社区、文化、宣传等单位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自觉抵制各种消极因素影响的“免疫力”。公安机关要继续开展“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坚决查处不良网吧和打击淫秽网站,要认真开展清理、整治网吧专项行动,坚决关掉一批,大力开展杜绝暴力宣传、净化荧屏声频等活动,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3、建立全方位的防范体系。首先应充分发挥专门机关的职能作用,一是加强公安巡逻队伍的建设,强化对社会治安面的控制能力。二是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其次,应加强各级群防群治组织的建设,特别是外来人口密集的地区和单位,要明确职责,发挥作用,将维护治安的责任切实落到实处。

  4、不断加大对“两抢一盗”犯罪的打击力度。公安机关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反盗抢专项斗争,对现行案件要集中力量快速侦破,对犯罪团伙要一网打尽,一个不留。与此同时,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应通力协作,从重从快惩处“两抢一盗”犯罪分子,要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总之,预防和减少“两抢一盗”犯罪案件的发生离不开全社会力量的参与,也需要社会各方面、各部门的配合,只有打防并举,才能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分享给朋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给你的朋友。
中国长安网    最高法院    最高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周口市政法委 | 豫ICP备07502756号
豫公网安备 41160202000088号  |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