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群众 服务民生
〖信息来源:admin〗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发布时间:2009-06-01 〗

淮阳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李豫州、副检察长朱德润、公诉科长杨仲杰走访群众,排查矛盾。

淮阳检察院党委副书记张振灵鼓励群众学法、守法、用法。

淮阳检察院干警在常务副检察长李豫州的带领下下乡走访。

淮阳县检察院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王瑞霞向群众免费发放该院印制的《普法知识300问》并现场解答群众咨询。

淮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运河翻阅淮阳检察院编制的《普法知识300问》,对该院的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走进群众 服务民生
5月18日开始,淮阳县人民检察院依据该院制定的《淮阳县人民检察院干警包村创平安工作实施方案》,抽调84名干警分包5个乡镇的84个行政村,由班子成员带领干警定期分批深入农村、深入群众,集中开展平安创建工作,倾听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期望和要求,发挥检察机关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局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该院在平安创建工作中实行一村一警,谁分包谁负责。包村干警深入群众,“进百家门、见百家人、知百家事、暖百家心”,全面掌握所分包行政村的社会治安状况,细致排查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对属于检察职能范围内的,积极介入,有效化解,认真落实检察环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力求在检察环节减少和消除矛盾纠纷。对需要引起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属于有关部门合力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紧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工作。并积极建立对重大敏感突发事件的应急预警处置机制,对发生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敏感案件或者可能激化新矛盾的涉检信访案件,坚持做到早接访、早处置、早化解,确保及时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在做好所包村治安工作的同时,每个干警还要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社会治安状况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党委政府开展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在预防社会安全隐患发生的同时,该院坚持打防并举,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两抢一盗”犯罪,维护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击街霸、村霸等黑恶势力犯罪,扫除农村发展的毒瘤;打击制假、售假等抗农害农的违法犯罪,以及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严厉查处村官职务犯罪,有关优抚、五保、低保等犯罪,积极防范和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力求通过以上措施,切实改善农村的法制状况,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和谐的生存环境。
在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中,该院干警始终重视发挥农民群众在治安防范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农民治安安全形势的扭转关键在于农民自身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自觉抵制,只有广大农民群众不畏惧犯罪,敢于站出来、携手并肩打击犯罪,农村的社会治安形势才会得到根本好转。包村干警根据所分包行政村的治安状况,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组织群众建立治安防控体系。发挥村委会、治保会等基层组织的职能作用,帮助农民成立巡防队,自觉参加安全防范,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建立干部群众齐抓共管的防范体系。同时,协助所包行政村建立民调组织,鼓励责任心强、德高望重的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本村村民的矛盾调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真正把各种不安定因素和治安安全隐患及时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同时,该院将普法教育作为服务民生的价值追求。该院印制了一万本《普法知道300问》免费发放给群众,并设立民生服务站,集中为农民讲授常用的法律常识,提高其法制观念和维权能力,引导其通过法律途径表达诉求、解决矛盾。该院还为每个包村干警印制100张干警服务民生联系卡,发放给所在村的每户群众,以便群众与干警联系及时沟通,有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随时咨询,发生矛盾和安全隐患时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真诚的行动必然得到群众真心的拥护,群众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样的活动真好,希望你们多来!”
 向群众发放警民联系卡
 现场普法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