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信访工作会议上,周口中院被市委表彰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近年来,该院以“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为指针,以司法为民为宗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树立新的办案理念,实施新措施,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受到社会各界和职能部门的一致好评。 一、领导重视,设立机构。该院党组根据社会各类矛盾突显,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大幅度增加的实际情况,站在党的工作大局高度,加大对涉法信访工作的处理力度。成立了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机构——接访处理督查办公室,明确了工作职责,实行导诉、接访、判后答疑、信访、督查“一条龙”工作机制。要求工作人员工作中充分发扬“三千”(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精神,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耐心听、细心问、诚心帮、真心办,真正把来访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全力做好信访工作。 二、立足本职,认真办理。该院把处理好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接访处理信访工作的第一要务。急当事人之所急,想当事人之所想,认真做上访群众的思想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对每一名涉诉上访人员的基本情况、案件的审理情况、上访人上访目的和要求、是否经过处理以及处理意见等情况予以详细记载,建立台帐,做到心中有数。抓紧、抓实、抓好,认真办理。对上访群众反映的涉诉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对全部有理的全部解决,部分有理的部分解决,没有道理的做好疏导教育工作。 三、完善措施,落实责任。该院制定下发了《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实施办法》及实施细则、《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涉诉接访工作责任追究及奖惩制度》、《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涉诉接访督办办法》、《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来访接待判后答疑及导诉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对每一名涉诉上访人员的基本情况、案件的审理情况、上访人上访目的和要求、是否经过处理以及处理意见等情况予以详细记载,实行逐案登记建档造册,逐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包案领导和解决期限。对上级交办的上访案件和自我排查案件实行定领导、定人员、定责任,定期限、包处理的“四定一包”责任制。对案件办理情况实行“一天一报”,每天排出交办案件结案名次表,实行24小时解决处理信访稳定工作制。 四、更新理念,创新机制。该院针对新的信访形势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更新司法理念,不断总结信访工作新经验,积极探索完善新的信访工作机制。建立了“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判前预防、判后答疑,化解初访、治理重访”的涉诉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及“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集中梳理、归口办理,责任明确、措施到位”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对信访接待、督查督办机制进行全面改革,在大门前设立导诉台,建立了包括来访人员接待、分类导诉、问题处理,督查督办等工作制度,变堵为疏,主动接待来访来诉群众。 五、群众信赖,成效明显。畅通无阻的便民“绿色通道”的开通,一系列便民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诉讼。彻底改变了以往“法院门口象开会,办公楼里象赶会,院长门前排成队”的不良状况。上级交办的各类信访案件127件及市人大、市委政法委交办的督办案件76件全部办结。赴京访数量的排名有在全省法院系统的前四、五名,变为现在的后三、四名,信访数量降低56%,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一些过去长期无法解决的“骨头案”、“难缠案”得到了有效解决,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