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落实审判公开制度,拓宽外部监督渠道,提高司法公信力,周口中院按照省高院的安排和部署,在全省率先启动裁判文书上网全体动员,着手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并在实际运作中建立六项运作机制,极大地推动了裁判文书上网工作,截止今日,该院全面实现裁判文书全部上网。
六项运作机制:一是建立依法上网制。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裁判文书外,全部上网“晒太阳”,全面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二是建立数据制。立足实际,建立裁判文书数据库,规定本院所有制作的2009年1月1日后生效的刑事、民事、行政、立案、执行等裁判文书于本周内全部上网;三是建立上网审核制。实行部门领导和主管领导二级审核把关制度,对本院生效的裁判文书在生效后七日内,经部门领导审核和主管领导批准确保裁判文书“零”误差后予以上网公示;四是建立网民意见及时回复制。对网民对上网裁判文书提出的意见和疑问,经主管领导审核后及时回复。网民是当事人的,进行判后答疑,矛盾化解到位,问题解决到位;五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不按时公布、擅自公布裁判文书或公布裁判文书时审查不严、出现重大瑕疵,造成重大影响的,依据责任追究机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六是建立通报考评机制。每月对各部门裁判文书上网情况进行通报,把通报情况纳入年度部门绩效考核,作为评先创优重依据,并予奖惩制度挂钩。 六项运作机制的运转,极大的推动了该院的裁判文书上网工作,使裁判文书上网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截止6月26日,该院共上网裁判文书633件,提前完成省高院确定的预定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