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重要部署 >

河南省严打虚假信息诈骗犯罪 12类违法犯罪人员和7类违规行为是严打重点

〖信息来源:市委政法委〗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发布时间:2015-12-02 〗

    12月1日上午,省政府在省公安厅召开全省打击虚假信息诈骗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即日起,在全省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治理虚假信息诈骗犯罪专项行动。

    会议通报称,当前,河南省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案件急剧上升,受害群体多,涉案金额大,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全省共发生虚假信息诈骗案件40955起,涉案金额4亿元。其中,冒充政府发补贴类诈骗案件1335起,冒充公检法机关实施诈骗案件2056起,冒充电信和银行客服人员实施诈骗案件4018起,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据悉,此次全省打击治理虚假信息诈骗犯罪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境内外诈骗窝点组织者、地域性诈骗犯罪群体、非法获取和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等12类违法犯罪人员,重点规范治理违规出租电信线路、违规批量办理或非实名办理电话卡及上网卡等7类违规行为。

    省各电信企业要严格规范对“一号通”“400”“商务总机”等重点电信业务市场的管理,坚决禁止违法网络改号电话运营、制作传播改号软件等不法经营行为,坚决打击买卖手机卡、不实名制办手机卡、办理虚假IP、开办虚假钓鱼黑网站等不法行为。各商业银行要严格规范开户行为,落实实名制开卡要求,坚决打击买卖银行卡等不法行为。

    老百姓遇到虚假信息诈骗怎么办?省公安厅副厅长李法正介绍,受到侵害的群众在发现受骗后,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按照接警员的提示,准确简单地说清姓名、涉案电话号码和银行账号等主要信息,便于公安机关快速处理。

    警方提醒,辨别电信诈骗请牢记“三个绝对”“三个凡是”:所有的司法机关绝对不会电话办案,绝对不会设立“安全账户”,绝对不会打电话要求群众转账;凡是自称行政、执法部门来电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涉嫌诈骗;凡是未经认证的网站发布购物、购票信息的都涉嫌诈骗;凡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要求转账、汇款至陌生人银行账号的都涉嫌诈骗。


分享给朋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给你的朋友。
中国长安网    最高法院    最高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周口市政法委 | 豫ICP备07502756号
豫公网安备 41160202000088号  |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