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县开展网格员暨“法律明白人”专题培训 服务基层治理第一线 《 河南法治报 》( 2025年08月14日 第 11 版) □河南法治报记者 尹志丹 通讯员 王龙维 黄江明 “多少年的老规矩了!男方反悔,彩礼一分不退!”8月12日一大早,鹿邑县太清宫镇陈楼社区村民老陈的大嗓门引来不少人,一场彩礼纠纷即将爆发。 过去,村里多半按“老理儿”处理这类问题:男方反悔,彩礼不退;女方反悔,才退彩礼。 “老哥,法治社会,彩礼该不该退,咱得看法律咋说。”社区“法律明白人”张保全的一番话让现场安静下来。刚参加完镇里网格员暨“法律明白人”专题培训的张保全,熟练引用相关法律规定,为大家解释:“双方没领结婚证、没共同生活,这符合返还彩礼的法定条件。” 事实讲清楚、法律讲明白,纠纷双方心服口服,签了协议,约定彩礼全额退还,恋爱期间的礼物和小额转账不再计算,双方和平分手。 这起纠纷的依法化解,得益于鹿邑县系统性开展的网格员暨“法律明白人”培训。 连日来,鹿邑县司法局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县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大局,携手县委政法委和县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常态化开展网格员暨“法律明白人”专题培训,组织全县10家律师事务所的61名律师、5家法律服务所的17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巡回普法,将法治能量包精准输送到基层治理第一线。 如何让冰冷的法律条文“飞入寻常百姓家”?鹿邑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梅点明关键:“通过以案普法、以案讲法等形式,将专业的法言法语转化接地气的方言土语,确保大家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河南仙源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玉林在太清宫镇专题培训现场,将民法典掰开揉碎,通过借款多年未追、赔偿久拖不决等真实案例,向大家讲解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并结合身边常见纠纷,讲解离婚冷静期、家务劳动补偿等,让法律“活起来”。河南老君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建军在王皮溜镇培训现场,结合“六尺巷”典故倡导“以和为贵”,通过“打输住院,打赢坐牢”等通俗警示语,引导群众理性处理矛盾,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 截至8月11日,全县已开展专题培训24场次,覆盖村“两委”干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镇、村两级调解员等基层治理骨干3500余人;普法志愿者向村民发放包含《民法典应知应会200条》《农村常用涉法案例选编》及普法围裙在内的“法治大礼包”6000余份。 专题培训带来的是法律知识的更新,更是基层治理理念的转变。过去调解凭经验、靠面子,如今,查法条、找案例成为新共识。“依法调解,我们有底气,群众也更信服!加上有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兜底,遇到疑难还能找司法所和村(居)法律顾问求助。”大崔村网格员佟亚伟说。 “基层高效能治理,根本在党建引领,关键在骨干力量,核心在法治赋能。”鹿邑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齐长军在太清宫镇专题培训现场说,“大家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把法治思维内化于心、把法治方式外化于行,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法治真正成为定分止争、守护和谐的‘源头活水’,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注入法治动能、筑牢法治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