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两级法院聚焦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诉讼服务,用心用情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深度应用数字法院建设成果,开展24小时数字法院建设。构建涉企纠纷“法院+”多元解纷模式,提升涉企民商事案件质效水平,优质高效办结涉企案件50775件,解决商业纠纷平均用时107天,全省最优。 主动延伸司法“靠前服务” 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全市两级法院先后实地走访民营企业1196家,发放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示手册,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健康发展。帮助企业梳理、排查潜在风险点,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法律服务。 加大司法公开力度 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新闻媒体座谈会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 构建“法院+”多元解纷模式 周口中院与市工商联、市司法局联合成立商会调解工作室,召开护航企业发展共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召开全市律师代表座谈会,构建正当交往、良性互动的“亲清”律法关系。推动涉企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多举措深度融合。 推进“执破融合”纵深发展 竭尽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市两级法院高效执结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案件241件9469万元。推动“僵尸企业”及时出清,全市两级法院受理破产案件131件,审结108件,使200件执行不能的案件得以化解,共化解债务3959.25万元。 做深做实民营企业信用修复 及时向积极履行生效裁判文书义务的企业及时出具《信用修复证明》《自动履行证明》,消除企业在融资信贷、招标投标、市场准入资格等方面的限制。设立企业破产费用援助资金。在1100件案件中给予企业“纳失宽限期”,为1512家企业及时屏蔽失信记录,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助力被执行人“重生”、被执行企业“造血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