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抓好《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贯彻工作,准确把握立法原意,广泛宣传解读,深化贯彻落实,提高全民知晓度和自觉主动用法意识,市法学会、市扫黑办决定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线上专题知识竞赛活动。 此活动在市委政法委“周口政法”微信公众号、周口平安网(http://file.zkpeace.org/)、周口法学网(http://old.hafxw.cn/zhoukou/)、“周口法学”微博号、“周口法学会”头条号等平台发布竞赛试题。试题共计30题,满分100分(单选12题每题3分、多选10题每题4分、判断题8题每题3分),参赛者可于2022年10月20日前将个人信息(姓名、邮箱、通讯地址、手机号码)及答案发送至指定邮箱(zk8222551@163.com)。本次活动按得分从高到低排列名次,对优异者进行奖励,设一、二、三等奖及纪念奖。10月25日前,工作人员将与获奖者联系,并发放奖品。 欢迎踊跃参加。 试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参加境外的黑社会组织,情节较重的,()。 A、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B、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C、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D、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2.教唆、诱骗未成年人参加有组织犯罪组织或者阻止未成年人退出有组织犯罪组织,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规定()处罚。 A、免予 B、减轻 C、从轻 D、从重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规定,变更被保护人员身份的,由()批准和组织实施。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国务院公安部门 4.国家工作人员组织、领导、参加有组织犯罪的,应当依法()处罚。 A、免予 B、减轻 C、从轻 D、从重 5.不得查封、扣押、冻结与有组织犯罪案件无关的财物。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财物,应当在()以内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予以退还。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A、3日 B、7日 C、10日 D、30日 6.公安机关核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线索,发现涉案财产有灭失、转移的紧急风险的,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对有关涉案财产采取紧急止付或者临时冻结、临时扣押的紧急措施,期限不得超过()。期限届满或者适用紧急措施的情形消失的,应当立即解除紧急措施。 A、24小时 B、48小时 C、5日 D、7日 7.反有组织犯罪工作应当坚持()。 A、总体国家安全观 B、预防治理安全观 C、标本兼治安全观 D、绝对领域安全观 8.《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已经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起施行。 A、2022年1月1日 B、2022年3月1日 C、2022年5月1日 D、2022年6月1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制定依据是()。 A、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10.对因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被判处刑罚的人员,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公安机关报告个人财产及日常活动。报告期限不超过()年。 A、3 B、5 C、7 D、10 11.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不按照要求对含有宣扬、诱导有组织犯罪内容的信息停止传输、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相关记录,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A、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规定,金融机构未按规定协助采取紧急支付、临时冻结措施,拒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款。 A、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B、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C、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 D、五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40分,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3.有关部门和单位、个人应当对在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过程中知悉的()予以保密。 A、国家秘密 B、商业秘密 C、社会大事 D、个人隐私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规定,金融机构未按规定协助采取紧急支付、临时冻结措施的,可能面临的后果包括()。 A、责令改正 B、拒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C、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D、情节严重的,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15.()依法采取保护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有关主管部门 16.依法查办有组织犯罪案件或者依照职责支持、协助查办有组织犯罪案件的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有()行为。 A、接到报案、控告、举报不受理 B、发现犯罪信息、线索隐瞒不报、不如实报告 C、未经批准、授权擅自处置、不移送犯罪线索、涉案材料 D、向违法犯罪人员通风报信,阻碍案件查处 17.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国家工作人员与有组织犯罪有关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权向()等部门报案、控告、举报。有关部门接到报案、控告、举报后,应当及时处理。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监察机关 18.()应当加强协作配合,建立线索办理沟通机制,发现国家工作人员涉嫌组织、领导、参加有组织犯罪活动的违法犯罪线索的,应当依法处理或者及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监察机关 E、司法行政机关 19.利害关系人对查封、扣押、冻结、处置涉案财物提出异议的,()应当及时予以核实,听取其意见,依法作出处理。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监察机关 20.()对涉案财物作出处理后,利害关系人对处理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诉或者控告。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监察机关 21.()对涉案财物作出处理后,利害关系人对处理不服的, 可以提出申诉或者控告。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监察机关 22.()应当对有组织犯罪涉案财产审查甄别、提出处理意见。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监察机关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24分) 23.有关单位和个人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不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24.国家工作人员组织、领导、参加有组织犯罪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免予处分。() 25.违反规定在反有组织犯罪工作过程中知悉的秘密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6.积极参加恶势力组织,有违法所得的,除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退还当事人。() 27.教唆、诱骗他人参加有组织犯罪组织,或者阻止他人退出有组织犯罪组织,有违法所得的,除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退还当事人。() 28.为有组织犯罪活动提供资金、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有违法所得的,除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退还当事人。() 29.阻止他人检举揭发有组织犯罪、提供有组织犯罪证据,或者明知他人有有组织犯罪行为,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有违法所得的,除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退还当事人。() 30.学校发现有组织犯罪侵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妨害校园及周边秩序的,有组织犯罪组织在学生中发展成员的,或者学生参加有组织犯罪活动的,应当及时制止,采取防范措施,并向公安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