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基本含义是“耕种、培育;修饰、打扮;景仰、崇拜”。《易经》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便是此意。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我们通常所说之文化及法院文化者是就后者而言。 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是以法官为主体和代表的特定人群的集合,必然也形成一种特定的法院文化。它是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如除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法院文化纵横千古,贯穿东西,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且内涵丰富。法院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系统中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笔者认为,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法院文化就是法院“人化”,指以法官为主体和代表的审判人员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多数成员所认同和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司法理念、管理制度及其特有的行为方式、业务技能和物质表现的高度概括。其内容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 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文化又对政治和经济产生强大的能动作用。先进的文化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法院文化对提高法官素质,规范司法行为,维护社会公正和树立司法权威,意义重大。而且,法院文化建设不仅是法院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更对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优化法治环境和推进依法治国具有一种潜移默化地深远影响。因此,作为党领导下的现代人民法院,一定要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以人为本培育优秀法院文化,以和谐进取的先进文化鼓舞人,以通俗生动的法律文化熏陶人,以规范有序的行为文化约束人,实施文化育人、文化兴院战略,不断开创人民法院工作的新局面。 沉淀法院精神,凝聚群体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精神,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力;精神,可以凝聚一个群体的力量。法院也要有自己的精神!法院精神是法院群体本质精神的高度浓缩,是法院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它具有继承民族文化精华、吸纳世界优秀文化、追求共同远大目标、体现科学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文化特征;它能够激发群体成员的责任感、尊荣感,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群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我们必须立足法院实际,认真总结、精心提炼最能反映群体共同意志、符合群体成员共同愿望的本质精神作为“法院精神”,凝聚人心人力,在司法为民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在郸城法院,也正是“公平正义、一心为民、逢优必创、坚韧不拔” 的郸城精神,也正是“上心、敬业、投入”的工作态度和“看我干、跟我学、对我监督”的意气豪情,激励着全院干警不断地勇攀高峰,摘取了一个个诸如“集体一等功”在内的夺目桂冠! 营造学习氛围,优化法院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正是环境之于人有重要影响的生动佐证。作为法院机关,也要以文化建设为主线,落实“重教、严管、厚爱”六字方针,引导群体成员以努力学习为荣、以不思进取为耻,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这对提高法院群体素质、培育先进法院文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落实人才兴院的战略部署,积极创造条件并鼓励法官进行学历深造。开展“文化建设年”活动 ,大兴学习进取之风。举办“法官论坛”, 围绕构建和谐司法等专题进行探讨以营造浓厚的学习研讨之氛围。经常举办法官演讲比赛、法院书画展等各项文化建设活动,以健康向上的法院文化陶冶法院干警情操。大力推进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多管齐下,全力打造法官职业共同体,以浓厚的职业文化氛围熏陶人,以优良的学习环境鼓舞人。 规范司法礼仪,树立司法权威。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司法礼仪作为一种特殊的礼仪是通过法律活动或法律适用的程序化方式和过程,使司法活动、法官以及法律获得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地位和权威。它包括开庭仪式、法庭布置、法官服饰等内容。司法礼仪的意义在于它不仅通过庄严而规范的形式,强化了法官对公正司法的角色体验,提醒法官慎重履行职责,而且让当事人体验法律和法院文化的庄严、神圣,使们人对法律产生敬畏、尊崇。正是这种看似形式化的仪式,诠释了法院文化,体现了司法权威。实践中,要用耐心、细心、爱心去贯彻落实省高院的《司法礼仪规范(试行)》,将司法礼仪作为表意法院文化的事物,由内而外地传递法院文化,春风化雨般地熏染群众的法律观念。 打造廉政文化,筑牢公正基石。 “徇己之心切,则至公之理乖”。公正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核心价值,是法院的生命所系、灵魂所在。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廉政文化是法院文化的基础,是维护公正的基石。法院机关要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多措并举狠抓廉政建设。用廉政文化警示、激励干警,用廉政制度约束、惩治腐败,打造一支公正、高效、清廉的法官队伍。在筑牢廉政的基础之后,还要树立正确的办案理念公正办理案件。坚持把“办理一个案件,挽救一个家庭;办理一个案件,救活一个企业;办理一个案件,稳定一个地方;办理一个案件,发展一方经济”作为检验办案质量、办案效率和办案效果的标尺,用公正司法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用廉洁公正的法院文化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弘扬法治精神。 酒香也怕巷子深。法院不仅要有文化,而且要把文化蕴含的法治精神展示于外,影响人们的行为。否则,这种文化对社会是没有意义的。要通过建设文化庭廊,宣传法院文化。走进郸城法院,赫然映入眼帘的是“以廉为本、以法为是、以公为上、以民为天”四组大字,不禁让人生起肃然起敬之意,深切感受到法治的力量。郸城法院庭廊上随处可见的法律格言、警言名句,使庭廊成为了有法之灵魂的建筑群体。法院文化还要体现人文色彩,方便群众诉讼。譬如在立案庭设置导诉台、摆放诉讼须知和诉讼风险告知书,审判庭设置当事人、证人休息区等,用各种便民措施让当事人切身感受到法院文化的温暖。法院文化还要通过审判行为、司法宣传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通过每一个案件的公正审理、每一名法官的良好风貌、每一次深入人心的宣传去弘扬法治精神,用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法院文化,创造一个法律文化与和谐社会相得益彰的大同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