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认识,在“高”字上下功夫。按照党中央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部署,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讲政治、顾大局、保稳定的高度,正确认识面临的新形势,把赴京非正常上访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专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刑事庭、少年庭、立案庭、监察室、研究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处理非正常赴京上诉案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3个组,即案件审查组、教育感化组、稳定控制组,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二)抓主动,在“灵”字上下功夫。及时准确地掌握信访信息,为控制再次赴京非正常上访争取主动。形成以村组、行政村为主心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访网络。充分发挥乡镇一把手、农村治安人员、基层组织成员作用,关注信访当事人活动动态,实行信息报告制。工作人员实行日日巡查、排查及回访制度,切实做到事情未发先知道,事情一发就报告。注重信访信息的汇集、综合分析与研判,注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防范化解。 (三)抓关键,在“实”字上下功夫。本着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合理合法、德治与法制并重的司法理念,有多少合理要求就解决多少,做到依法依规处理信访问题,对徐、褚2人在法律法规、政策法规、感情事理上做到“三不欠”,确保的处理结果经得起法律法规的检验,经得起公众的推敲,经得起历史的评说。在具体操作中,坚持问题“阳光”处理,以公平、公正、公开处理为原则,最大限度地打消再次赴京非正常上访的想法。 (四)抓效果,在“活”字上下功夫。“活”,即方法活。为达到信访当事人能够真正停访息诉。走出片面给钱给物的误区,不能给的坚决不给,以免给信访人产生“闹了就会有”的错误认识。在做思想稳定工作时,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对症下药。利用外力,把做思想工作的任务捆到属地的各级组织及信访人在机关单位工作的亲朋好友身上,形成多层次、多方面合力做思想稳定工作的局面。根据信访当事人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该启动司法救助程序的启动司法救助程序,该打击的坚决打击。 (五)抓机制,在“新”字上下功夫。针对信访案件处理中当事人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公、检、法联席会议作用,各办案组综合协调,统一调度。以此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事项的甄别、交办、协调、督促落实方面的问题。推行重大事项听证制。召开评议会、听证会、恳谈会,让人大代表、律师及知明人士了解参与到信访问题的处理过程,增强处理问题的透明度、可信度和信服力。创新信息沟通机制。每日将案件的处理情况及进展情况及时向县政法委、市政法委及上级法院作以汇报,切实做好信息预报,情况互通,应对有方。 (六)抓责任,在“严”字上下功夫。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追究领导干部不尽责履职的责任,实行定领导、定时间、定人员、定责任、包处理“四定一包”责任制,限期解决。一手抓追究无理上访的违法责任。在以人道的、人性化的方式对待特困信访当事人的同时,符合正常赔偿请求的,按照所反映问题的责任环节,协调有关单位赔偿到位,依据法律规定,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对违法上访、扰乱正常信访秩序的信访人严格依法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