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人民法院把促进辖区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司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为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和坚强的司法后盾,服从、服务于党的工作的大局,促进了社会和谐。 一、组建经济案件合议庭,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在本院抽调了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经济案件审判专家,组成了专业的经济案件合议庭,加强培训、定期研讨,为正确审理经济案件打下基础。制定《经济案件审判细则》,严格适用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坚持市场主体平等原则,审慎处理经济主体在参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的纠纷案件,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促进科技自主创新步伐;依法处理经济主体在生产、交易活动中的合同纠纷,依法审理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案件,营造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 二、多措并举狠抓案件质量,用公正审判服务经济建设。该院完善审判质量检查制度、瑕疵案件修改制度、提请纪律处分制度、案件质量通报制度,多措并举狠抓包括经济案件在内的案件质量;构筑监督平台、畅通监督渠道,接受党委、人大、政协、公众的监督,提高司法透明度促进公平正义,用公正维护经济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维护辖区的安定和谐,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三、实施审判执行提速,高效维权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一是落实诉讼保全时限制度,自当事人递交申请之时起48小时内办结。二是规范案件繁简分流,制定《郸城法院商事案件审判规则》,根据经济事务讲究效率的原则,商事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执的“三快”原则,依法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公正高效地审理经济案件。三是设立执行联席会议,建立了党委支持、人大协调、社会各界参与、密切配合的执行联动协作机制和“六类档案”的快速、长效执行机制,有效保证了债权人合法利益得到及时实现,为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服务。 四、实行一点一线制度,用法律援助为经济提速。设立一个经济法律服务点,企业、个人在经营中遇到任何法律问题,随时可以到法院咨询,有资深法官负责详细解答;开通一个商事法律咨询热线,由专人24小时负责接听电话,解答相关法律问题,做到了来人必接待、来电必回复、疑惑必解答,很好地解决企业的法律疑问。 五、心系弱势困难群体,加强司法救助。进一步完善《郸城法院司法救助实施办法》,对涉及老、弱、病、残人员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等案件,以及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案件,优先立、审、执,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依法实行诉讼费缓、减、免;实行诉讼指导和风险告知制度,指导企业、个体户在诉讼中正确行使申请回避、上诉申诉等诉讼权利,向当事人提示诉讼请求不当、丧失诉讼时效、举证超过时限等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把人文关怀和法律温暖送给每个市场主体。 六、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司法建议水平。该院以全国法治宣传日和法治宣传周为契机,将宣传十七大精神与宣传民商事法律结合起来,启动三场“民商法专题讲座”和三场以“商经法在我身边”为主题的经济法专场咨询会,以此提高各公司、企业和大众的经济法律意识,营造明理诚信、懂法用法、充满活力的经济环境。同时,将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用司法建议的形式反馈给基层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为经济发展献策献力。 今年以来,该院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26天,其中简易程序审理周期20天,案件无一超审限、申诉缠诉、信访上访和矛盾激化,上诉率、发回重审和改判率为全市法院最低;办理诉前诉中保全案件112件,许多案件在诉讼之初、结案之前就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执结案件332件,执结率98%;累计提供司法救助金额达18.4万元,协调政府解决数十位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为辖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司法后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