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被分配到派出法庭工作已经有四个月了。 还记得去法院报道的那一天,政治处的工作人员指着一位风尘仆仆的男子说,这是你们刘庭长,你被分到丁集法庭了。心下愕然,这才知道,原来新来的工作人员是要去基层锻炼的。 跟着刘庭长,跑到法庭,一路上,庭长不断地介绍着庭里的情况。到了丁集,发现法庭很宽敞,一个不小的院子,一幢二层的小楼,刘庭长说这里曾经有十几名工作人员,而现在加上新来的我也只有五名工作人员,而这其中还包括一位民调指导员。 两层的小楼已是破旧不堪,一个星期天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早上我推开办公室的门一看,呀,地上全是水,完全是一幅水漫金山的模样,只得搬了椅子坐到别的办公室去,而我的办公室是在一楼,这雨竟是漫过了二楼流到一楼来的。 通往镇上的桥坏掉了,还在修,每次走在临时搭建的浮桥上,听着竹竿的吱吱呀呀声,我都心生害怕。 基层的工作琐碎而繁杂,有时一整天都见不到一位老乡,与孤独相伴,有时忙的脚不沾地,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基层的条件确实非常艰苦,但我在这里却学到了很多。纵然本科阶段学校安排过实习,可那与完全将自己融入到工作中到底是不同。学校学来的纯理论的东西,不能说没有用,但基层的老百姓听不懂那些专业术语,他们不需要法学专家,他们需要的是把理论用最通俗的、能为他们所理解的言语来释明。 每每看着一个个的当事人在刘庭长、李庭长的耐心劝说下握手言和时,都不由得心生钦佩,需要花费多少额外的心力、时间才能使互相指责、横眉冷对甚至恨不得痛殴对方的当事人冷静下来,接受调解,进而握手言和,双方都满意?丁集法庭近年来没有一起上访案件,我不知道要有怎样的敬业、耐心、细致、谨慎才能达到让所有的当事人都服判息诉。 这四个月的工作经历让我钦佩每一位现在或是曾经在基层法庭工作过的人,以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为自己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