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封来信引起项城检察院薄玉龙检察长的高度重视:一封是周口纪委杨正超书记批转的群众来信,一封是李寨群众反映件。薄玉龙及时听取了办案部门的情况汇报,并亲自调阅了卷宗,走访了信访人员。之后,分别组织召开了院党组会和中层干部会,会上薄玉龙检察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干警办案时尽管做到了秉公执法、案件无瑕疵,但仍然不被当事人理解信任呢? 围绕这一问题,大家进行了认真地发言和讨论,提出了很多观点和理由。面对大家的疑惑和不解,薄玉龙检察长一语道破:“尽管有诸多因素在里面,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群众意识淡薄,群众工作能力不强,群众工作方法简单,执法亲和力和执法公信力不够造成的”。他说:正如曹建明检察长强调的,检察机关既是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检察人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年初我们提出的检察工作总体思路是五提升、三强化、一争创。“五提升”的其中之一就是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提升能力关键是提高认识、创新方法。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的“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决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活动,其目的就在于此。南阳内乡县衙的一幅匾额说的好“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莫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我们检察院是人民的检察院,其根本宗旨就是“立检为公、执法为民”,要求我们必须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其位,谋其政”,“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然而,评价工作好坏的标准不仅仅是办了多少案,立了多少功,获得了多少奖杯,发了多少奖金,更重要的是取得案件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赢得人民满意才是对我们的最高褒奖。薄玉龙的一席话精辟入理,让大家引入深深的反思之中。 针对如何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提高执法公信力问题,该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再教育”活动,做到安排学习到位,认识提高到位,查摆问题到位,整改落实到位,以实实在在的活动效果深化“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二是深化“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决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活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认真接待来信来访人员。切实把来访人当“亲人”,把来信当“家书”,反映事当“家事”。对待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做到“三强化三决不”。即强化上级交办案件的办理,决不让“信访群众的眼泪在流”,查处到位,解决到位,稳定到位;强化刑事申诉案件的复查,决不让“信访问题随信访群众慢慢变老”。坚持从有利于申诉人的角度出发,逐案审视,查微析疑,甄别正误,敢于纠错;强化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决不让信访群众感到“亏尔一生”。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快速初查,对涉案性较为恶劣的案件快查快立,对多层批转的信访积案快侦快捕。三是完善执法办案风险评估化解工作新机制,坚持检察长接待日、点名接访、风险评估等“八项工作机制”,把“办案质效优,工作能力优,工作作风优,服务水平优”的“四优”标准贯彻到执法办案的始终。四是组织干警开展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四走进”活动,采取“一线工作法”,克服“衙门作风”,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五是推行“阳光检务”,全面开展案件信息网上查询,网上举报服务。以最公开的举措服务于民,以最大的诚意取信于民。(项检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