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项城市付集镇把创建“平安村”(社区)纳入党委、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通过一系列的创建活动,目前已初见成效。
实施“小喇叭工程”。2010年底,镇政府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在全镇21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全部配备了调频广播,仅此一项,全镇就投入资金15万多元,真正做到“喇叭一响,群众上岗;盗贼一听,不敢出征”。 打造治安巡防队伍。当前,农村大批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治安防范工作的需要,必须积极探索组建专职治安巡防队伍。目前,镇政府通过走访、座谈、多方征求意见,在21行政村分别组建了有8人组成的专职治安巡逻队伍,实行“四定”方针,即定人(年龄45周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定责、定岗、定酬,并投入资金5000多元,给每个队员配备一把强光灯、一根巡逻棒,每队一个“电喇叭”,值勤时佩带“治安巡逻”袖章,每到夜晚,村庄各个角落都有治安巡逻队员的身影,在全镇形成一张无形的“平安网”。 开展“百名干部访平安”活动。该镇为把宣传月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达到预期宣传效果,从而推动“平安付集”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三月乡政府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百名干部访平安”活动,要求:每位干部下乡每天都要记好一篇民情日记;每位干部都要携带宣传资料,入户上门宣传,张贴到户,且每人不少于100户;每位干部都要联系10-20户贫困户,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活动期间,每位干部针对群众反映的“平安创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写一篇调研报告。 推动农村警务前移。村级区划调整结束后,付集镇在6个村设立了警务室,警务室做到有灯箱招牌、有房子、有制度、有器械、有办公设施;设立10个报警点,报警点有标志、有牌子;设立8个治安卡点,卡点做到“七有”,实行卡点标志“灯箱化”,室内设施标准化、卡点使用规范化,全所干警齐心协力,努力推动农村警务前移,给广大群众创造一个和谐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