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县区动态 >>项城市 >

他用生命践行焦裕禄精神-追记项城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干警王学贞

〖信息来源:项城市委政法委〗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发布时间:2014-04-16 〗

 

王学贞(左一)生前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意见和建议。

 


王学贞(左一)生前观看反腐倡廉宣传挂图。

 


王学贞(右一)生前与扶贫村的群众探讨致富办法。

 

清明节,市检察院干警和王学贞的家人一起为其扫墓。

 


    编者按:项城市检察院干警王学贞2014年1月16日因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用生命书写了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周口市检察院和项城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分别作出了向王学贞同志的学习决定。4月9日,项城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卢海洋作出批示,弘扬王学贞同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负责、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孝老爱亲、服从大局的高贵品格,进一步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批人,他们的故事总让我们感动,他们就是这个社会中的闪光点,他们为项城人增添了新的精神气质和光彩。王学贞,就是其中一个,他用生命践行焦裕禄精神,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华丽人生篇章。

    斯人逝去,留下的是深深地怀念。

    2014年1月16日,是一个让项城市检察院全体干警刻骨铭心的日子。

    和往常一样,职务犯罪预防局负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干警王学贞早早地到了办公室,习惯地戴上近视眼镜,认真修改起草的《2013年度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中午10点40分,预防局来了几位查询行贿档案的企业负责人。因主管副局长外出,王学贞起身热情接待,并安排干警马宁平负责帮助查询,就又专心致志地修改材料。

    11时35分,马宁平送走了客人,看到王学贞办公室的门虚掩着,就推开门招呼王学贞下班。但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王学贞直挺挺地倒在办公桌前的地板上不醒人事,那副用铁丝固定住镜框的眼镜远远地被甩在一边,杯子里没有喝完的半杯开水仍然冒着热气。

    马宁平赶紧呼喊还没有下班的同事,急忙拨通120急救电话,紧急送往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但已经晚了,王学贞因突发心脏病停止了呼吸,他鲜活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四十七岁的年华里。

    王学贞就这样走了。他永远地离开了年迈的母亲、恩爱的妻子、疼爱的女儿,离开了朝夕相处十年的同事们和他热爱眷恋的检察事业,匆匆地走了。

    项城市检察院的干警们都无法相信这是事实。1月18日上午,料理完王学贞的丧事,已近下午两点钟。职务犯罪预防局的同志们心情沉重地围坐在饭桌前准备就餐,局长吴子林下意识地喊道:“学贞,过来吃饭。”没有回应,吴局长顿时眼眶涌满了泪水,怔怔地坐在那里发呆。

    每周一上午8点都是项城市人民检察院例会点名的时间。1月21日,是王学贞同志逝世后第一次周一例会点名,执勤长依旧叫到王学贞的名字,没有应声。整个会场气氛顿时显得格外静寂,格外凝重,同事们再也听不见他那熟悉响亮的答到声了。

    王学贞的办公室内,同事们不忍撤去他办公的遗物,仍然保持着他生前摆放的原样。“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警示牌工工整整地立在那里,仿佛静静地诉说着主人的高尚情操与人格魅力。

    在部队,他用无声的言语感动战友。

    王学贞生长在农村。农民淳朴善良吃苦耐劳的天性流淌在他的血液里。1987年应征入伍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集团军112师高炮团服役。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政治指导员、高炮团司令部政治协理员。18年的军旅生涯,不仅锤炼出他过硬的军事技术,而且培养了他善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才能。

    王学贞担任一营三连政治指导员期间,有一年他回家探亲,连队一名叫候建的新战士意外身受重伤,生命垂危。他闻讯后立即结束休假,匆匆赶回了连队,没有顾上休息就直奔部队252医院。看到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的候建,王学贞寝食难安,急忙联系解放军301医院抢救,并亲自随同陪护。在候建住院的日子里,王学贞跑上跑下,日夜守候在候建的病床前,给他喂饭喂药,连倒便盆王学贞都去做。后来候建的父母赶到301医院看到这一切,感动得直流眼泪,逢人便说:“俺没有见过这样好的指导员。”

    王学贞调任高炮团司令部政治协理员后,从没有忘记三连的战友们。经常回连队走一走,看一看,和他们拉家常,谈心事。老战士李逊结婚好几年,爱人没有怀孕,这成了李逊的一大心病,一度情绪低落。王学贞就四处打听治疗不孕不育症的偏方给他,引荐夫妻二人到有名望的医院治疗。李逊的爱人终于怀孕生了孩子。但不幸的是,由于长期服药的毒副作用,孩子出生后就患有先天性残疾,需要做大手术才能治愈。李逊家在农村,经济条件十分拮据,根本无力支付治疗的这一大笔费用,夫妻二人无奈地决定放弃治疗。王学贞得知这一情况后,带着批评的口吻劝李逊说:“你好不容易有了小孩,孩子是自己的亲骨肉,咋能轻易放弃呢?没有钱我给你想办法,我家里有4000块钱,明天找你嫂子拿去。”后来王学贞又帮李逊申请救济补助,同时动员干部战士给李逊捐款。在他的帮助下,李逊孩子的病终于治愈了。

    王学贞深深懂得身教重于言教,行动就是无声地命令。对于战士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制止,而是以身作则,做出榜样。

    有一段时间,三连的伙食费开支越来越大。他发现一些战士随意倒掉饭菜,个别战士甚至把整个馒头扔掉把成碗的米饭倒掉,有的战士吃馒头时把皮揭掉,专吃里面的馒头心。王学贞除了在军人大会上循循善诱,让战士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有时他就把餐桌上揭掉的馒头皮当众吃掉。三连的战士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吃饭浪费的现象很快就不见了,伙食费开支也正常了。

    王学贞严格要求自己,生活十分节俭。他从细微末节入手,从平凡小事做起,去带动影响战士,激发官兵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打造连队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他的军装,一穿就是好几年,颜色都褪了也不轻易换新的。皮带断了,他就用绳子连接在一起又重新系上。一双皮鞋总是修了又修,每逢下雨天走路浸水,他就用塑料袋把脚套上。他从部队转业时,战友们帮助整理行装,发现他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和鞋子,行囊简单得有些寒酸,战友们的眼睛不禁湿润了。一名战友就把自己的一双新皮鞋悄悄塞进了他的提包里。一晃过了十年,这双皮鞋王学贞一直穿着,直到他去世也没舍得扔掉。妻子付玉梅回忆这些已久的往事,忍不住哭了,哽咽着说:“他不管在部队还是回地方,从来不讲吃不图穿,二十多年都是这个样。他自己委屈了自己一辈子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真情给予了回报。王学贞带领的三连年年被38集团军树立标兵模范连队。他自己也连续被部队各级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优秀机关干部”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战士魏学雷被38集团军树为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荣立个人一等功。

    孝老爱亲,他对家人情深似海。

    王学贞的家庭是不幸的,遭遇到巨大的灾难与坎坷,家人长久患病使得家里一贫如洗,亲人的相继离世让他痛心彻骨,但他坚强地挺过来了。

    考上军校的第二年,偏瘫八年的父亲撒手人寰。家里全靠二十八岁的哥哥和嫂嫂艰难地支撑着。为了让弟弟学习不分心,哥哥对学贞隐瞒了父亲病故的实情。为了有个栖身之处和安置学贞结婚的洞房,哥哥到处打工挣钱,盖好了三间瓦房。哥哥与嫂嫂辛苦操劳的点点滴滴,学贞一直铭记在心。

    哥哥三十二岁那年,在一建筑工地上打工时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造成腰椎骨折,从此瘫痪在床,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嫂嫂一个人身上。探家期间,看到卧床的哥哥和憔悴的嫂嫂,学贞为自己不能照顾家庭非常愧疚。他只能节衣缩食,把省下的钱全都寄给家里。

    2004年,王学贞转业回到家乡,从此就担当起家庭的重任。哥哥常年卧床不起,精神极度绝望,几次寻死自杀。学贞流着泪苦苦劝道:“哥,咱娘离不开你,两个侄子还未成人,有你在就是一个完整的家,你一定要好好活着啊!”哥哥终于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学贞常常把哥哥挂在心上。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骑上十里地的自行车,到哥哥床前和他说话,替他洗头、剪指甲、换洗尿布,帮他锻练肌体、康复功能。家里做了好吃的,就用保温饭盒装好给哥哥送去,亲眼看着他吃。有时候哥哥吃剩下的饭菜,学贞毫不犹豫地吃掉。为了让他冬夏不遭罪,他就买来空调装在哥哥的房间。听说特效的中药良方,学贞设法去买,亲自煎好让哥哥服下。有时候他还背上哥哥坐上汽车到外地求医,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哥哥能架着双拐挪步了。

    由于精神压力太大,嫂嫂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2009年9月的一天,一次外出时被汽车撞倒,当场昏迷不醒,伤势严重,而肇事司机又逃逸了。为了抢救嫂嫂,王学贞四处借钱,凑了两万多元的治疗押金。他又和侄子日夜守候在医院里,轮班伺候嫂嫂。嫂嫂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学贞不避忌讳,只把嫂嫂当成病人,给她翻身喂饭,给她端屎倒尿。整整21天,不省人事的嫂嫂才转危为安,学贞人也瘦了一大圈。

    两个侄子先后结婚生子,都是学贞一手操办的。无论是张罗对象到举办婚礼,还是布置新房到生孩子庆典,学贞始终以家长的身份操心打理,忙前忙后。看到自己的家从困境中慢慢走出,哥哥和嫂嫂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13年1月13日,哥哥的病情突然恶化。弥留之际,五十七岁的哥哥满眼泪水,攥紧学贞的手不放。嘴张了几张却说不出话来,依依不舍地闭上眼睛离开了人世。埋葬哥哥后,学贞悲痛至极,含泪写下了长达二百多字的祭文 :“长兄去,身为弟,痛苦情,难叙表,作为子,送父终,待慈母,众人赞,作为兄,爱妹弟……”

    2012年冬季,姐姐患上了直肠癌住进医院。化疗期间,大把大把的头发脱落,疼痛折磨得她死去活来。学贞心都碎了,心疼得常常背着姐姐流泪。姐姐思念在广东深圳安家的大儿子,放心不下读高中的小儿子。学贞安慰她说:“姐,外甥刚刚成家,工作忙路途又远,家里由我和姐夫,你就安心养病吧。”姐姐瘦成了一把骨头,连上厕所的力气也没有。解手都是王学贞搂住她的腰,让她双脚站在自己的脚上,一步一步地挪进厕所。姐姐口腔感觉功能丧失,学贞怕烫伤她的嘴巴,就把药饭稀释,含在自己嘴里用吸管一点一点地喂她。姐姐高烧不止,需用一种药丸直接放入患处,学贞就用手指把药丸塞进她的直肠里,就这样抗争了一年多,姐姐还是被病魔无情地夺去了生命。

    学贞还是个孝子。转业的当年,他就把母亲从哥哥那接到自己家里,一直没离开过。他经常给母亲调剂饭菜,改善生活,买她爱吃的食物。母亲喜欢抽烟,他就隔三岔五买一盒放在母亲的床头。无论回家多晚,总是先到母亲房间嘘寒问暖,和她说会儿话再去休息。母亲年纪大了,加上不顺心的事多,心情不好,老发脾气,学贞从来不与母亲争吵。有时候母亲劈头盖脑地骂他。他总是温和地说:“娘,你骂吧,歇歇再骂,别累着了。”姐姐病逝的消息他一直瞒着母亲,有时候娘想闺女,埋怨不来看她。学贞强忍悲痛地说道:“我姐上深圳哄她孙子去了,她都不想你,你想他干啥。”直到现在母亲还蒙在鼓里。

    惊悉王学贞突然去世的噩耗,八十四岁的老母亲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瘫倒在地上。她悲痛欲绝,几天粒米未进,哭得死去活来。嘴里反复念叨一句话:“我的好儿呀!你连娘做的蒸面条都没吃上一口,说走就走了,娘想你啊!”

    太多的家人负担,使得入不敷出,家境窘迫。一家几口至今还挤在五十多平米的楼房里。长年副食冬天是萝卜白菜,夏天是茄子豆角,很少买肉吃。家里摆设更是简陋,一张木板双人床睡了二十多年,沙发是邻居家准备当破烂卖掉,后来给学贞送了人情。女儿三岁那年,哭着闹着要看动画片,学贞才狠狠心买了一台二十一英寸的彩电。如今女儿已上大二了,这台电视机依然摆在家里。他很少添置衣服,穿戴都是检察制服。妹妹实在看不下去,花了六百元给他买了一件棉袄,怕他嫌贵退掉,对他只说二百三十八元。

    乡亲们都说,没有学贞,哥哥不可能延续生命,嫂嫂也不会恢复健康。老母亲不可能安享晚年,姐姐也不会走得那么安详。

    勤勤恳恳,他用行动演绎追求的人生。

    王学贞2004年从部队转业分配到检察院后,一直在职务犯罪预防局工作,在这里一干就是10年,但他始终不计名利,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把干好每项本职工作作为最大的快乐。“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预防局老同志多,事情杂,临时性工作任务多,王学贞同志不讲份内份外,只要领导有安排,他都是立即执行,不打折扣。

    2006年7月,我市南顿镇马旗行政村30多名村民越级上访,反映村干部20余条经济问题,市委指定市检察院调查核实。王学贞和其他同志一起,针对举报信反映的内容,冒着酷暑,一件一件的核实,几乎全村每个人都问了一遍。经过连续一周的紧张工作,当王学贞他们把调查情况反馈给举报人时,他们心服口服。

    2007年12月,我市成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债务化解监督组,项城市人民检察院负责对2个乡镇的债务情况进行监督。王学贞和预防局其他同志一起,不顾天寒地冻,徒步到各个学校了解硬化、绿化情况,摸清了学校债务情况,核减掉不符合支付规定的“普九”债务补偿款340余万元,确保了债务金额的真实性。此后,王学贞和另外一位同志根据这次调查,结合本院反贪污贿赂局办理的此类案件,撰写了《贪污“普九”补偿债务的特点以及预防对策》专题报告,向职能管理部门下达了检察建议书,增强了系统单位的防范意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13年10月,项城市委指定贾岭镇张新庄行政村为项城市检察院定点帮扶贫困村,为做好这项惠民工作,市检察院决定在全院范围内选派人员,担任驻村队员。贾岭镇张新庄行政村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环境艰苦,但王学贞同志接到通知后,不顾家庭实际困难,二话不说,立即就去报到,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并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为张新庄群众尽早脱贫致富尽心尽力。妻子问他:“你这样玩命工作,究竟图个啥?”他说:“既然选择了检察院工作,就要对得起检察事业”。

    工作之余,他认真学习各种法律知识,积极钻研职务犯罪预防业务,潜心研究发生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和规律,参与了不少行业系统单位的预防调查和警示教育,写下了数十万字的学习笔记与专题材料,从一个门外汉成为职务犯罪预防的行家里手。同时,他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发案规律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法制讲课,既重视形式,又注重效果。认真分析发案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认真研究、详加推敲,以课堂为平台,以行业案例为教材,力争使每一课有每一课的特色,每一课的效果。

    几年来,王学贞同志共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预防讲课和警示教育28场次,受教育人数4000多人次,得到市领导的好评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先后参与预防调查20多次,撰写预防调查报告10多篇,其中参与的对项城市丧葬费管理的预防调查,被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评为优秀预防调查。

    面对不义之财,他毫不客气地一口回绝。

    王学贞从来不徇私情,也不帮人说情,始终坚持公正执法,公平办事、刚正不阿。他常说:“办案必须先做到廉洁,只有廉洁了,工作才能做好。”

    2009年7月,范集镇朱庄行政村20多名村民代表来到检察院,举报村支部书记朱某贪污修建高速公路租赁村民土地使用费,检察院领导让预防局派人进行调查核实。王学贞与同事们通过大量的内查外调,历时2个多月,辗转3省6市,查明了朱某侵占村民土地租赁费10多万元。朱某及其家人通过各种关系找王学贞说情,都被他一口回绝。最终,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零8个月。

    为感谢检察机关,村民敲锣打鼓送来了写有“秉公执法、惩治犯罪”的锦旗。2010年的一天傍晚,王学贞的妻子下班回家途中,发现丈夫躲在一个垃圾箱后面,感到非常蹊跷。她悄悄走过去问是咋回事。王学贞悄声对妻子说,刚才接到一个熟人的电话,说他的儿子因为盗窃被刑事拘留了,案件已移送到检察院审查逮捕,熟人准备拿些钱送到家里来,让他从中帮助活动。王学贞担心遇到那位熟人来了之后不好推脱,就走出家门躲起来。

    2013年,按照上级要求,各地市检察院对建设用地容积率进行调查,王学贞在参与调查的过程中,严格遵守上级要求和有关规定,按照标准进行丈量测算,常常加班加点,有时顾不上吃饭休息。一位开发商见王学贞他们工作辛苦劳累,就拿出2000元,以误餐费的名义送过来,面对唾手可得的利益,王学贞始终坚持原则,并婉言谢绝。

    学贞家里没有积蓄,没有存款,去世后,妻子在他的钱包里才找到276元钱。然而,王学贞同志的家庭虽然清贫,但老家村里修柏油路时,他毫不犹豫地借款捐助了1000元,他还向同事借了500元用于资助村里修下水道。

    “我到项城市检察院任职后,就明确提出检察干警要在社会上做遵纪守法、文明道德的模范,在家里做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表率,在单位做爱岗敬业、廉洁公正的标兵。王学贞同志无声地做到了,自觉地做好了。他是全院干警学习的榜样。”项城市检察院检察长李磊动情地说。

    短短四十七年的人生岁月,王学贞把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了社会,奉献给了他人和家人,唯独没有他自己。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恪守检察职业道德,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尊严,诠释了他对党无限忠诚。

    普通得不再普通,平凡得不再平凡,但他在群众心里竖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分享给朋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给你的朋友。
中国长安网    最高法院    最高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周口市政法委 | 豫ICP备07502756号
豫公网安备 41160202000088号  |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