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市中院召开了全市法院院长会议和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专题会议,为了及时把两个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位,我院于 一、 指导大民调,化解纠纷于基层 开展“大民调”,已在实践中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为此,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务必构建审调联动的“大调解”格局。 一是建立组织,健全网络。成立了院长任组长,主管院长和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人民法庭庭长和有关业务庭为成员的指导民调工作领导组,各法庭庭长担任所在辖区民调指导组组长。同时,充实基层力量,并在新划入川汇区的李埠口乡设立人民法庭。全区形成了以民调指导委员会为领导,人民法庭为指导,派出所、司法所、乡办、村组齐抓共管,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治案巡逻员和基层干部共同参与的四级民调网络和大民调格局。 二是调审衔接,审调联动。对于一般性矛盾,先由民调组织逐件调解,逐级调解,实在调解不成的,引导依法进入诉讼程序。对那些未经调解直接诉到法院的案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人民法庭和法院可以移送调解组织调解,调解不成的,再立案受理,从而把调和审有机衔接起来,在实践中化解了大量矛盾,上访案件、突发性事件、民转刑案件比过去大幅度降低。 三是突出重点,推行听证。对重大信访、缠访案件,适时邀请党委、人大、纪委、政法委、信访局和各级民调组织负责人、人民调解员共同参加的联合听证会,辨法析理,解答质疑,既化解了大量矛盾,也指导了人民调解工作,效果比较明显。 二、 搞好导诉接访, 便民利民履宗旨 做好导诉接访是进一步方便群众诉讼,有效处理涉诉信访问题,切实把司法为民落实到实处的有效措施,也是中院的一大创举,在实践中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务必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一要健全机构。建立信访督查室,配备3名工作人员,添置办公办案装备,充分发挥信访办的重要工作。 二要完善制度。在立案大厅门前显要位置设立导诉台,每天由两名法官挂牌值勤,接待来访,解答咨询,指导诉讼。把院长接待日由过去的每周二、五两天改为每天都是院长接待日,每天由两名班子成员到信访接待室接待群众来访,并实行首问负责制,从接待、汇报、交办、督办、反馈等各个环节一抓到底。 三要热情服务。做到“四个一”和“四个一样”。即对来访者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开水解渴,一片诚心解答;做到生人与熟人一样,外地人与本地人一样,干部与群众一样,来访者态度好与不好一个样。给每位立案和来访者首先送上一套诉讼指南宣传资料,然后既耐心讲解诉讼程序,又告知诉讼风险。对于有理无理者,给他们一个倾诉的机会,帮他们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化解矛盾。 四要转变作风。对每周例会上,各部门梳理、排查的有可能矛盾激化和有上访苗头的案件,实行班子成员下乡接访、预约接访等措施,到基层法庭、乡办、区信访办接待群众来访,转变了单一“坐堂”接访的作风,进一步拉近与群众的感情,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 三、 打击“两抢一盗”, 稳定和谐为目标 打击“两抢一盗”是全省、全市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硬任务。尽管此项斗争开展以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工作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扩大专项斗争工作效果。 首先,要加强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的不断上升趋势。 其次,要增强防范意识。教育妇女同志只身不要挎包,不要独自在偏僻路段行走,公安机关应加强巡逻,尤其是夜间治安联防,尽量防患于未然。 第三,要加强研究。对多次抢夺或多次盗窃够立案标准的,应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对“两抢一盗”犯罪的定罪量刑问题要进行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制定出更明确和可操作性的数额标准和情节标准来区分“两抢一盗”案件的此罪彼罪与重罪轻罪。 第四,要强化审判。对未查获赃物,犯罪嫌疑人虽然否认犯罪,但被害人指认和目击证人指证能够相互印证的,要依法予以定罪处罚;对团伙犯罪案件,部分犯罪嫌疑人在逃,不能分清主从犯和罪责的案件,对查清的部分作出先行判决,保证从重从快定罪处罚。审理未成年人“两抢一盗”犯罪案件,既要贯彻“宽严相济”的政策,又要实事求是,对屡教不改、重新犯罪的要依法从重惩处,严厉打击。 四、 落实绩效考评,规范管理作保障 中院已率先垂范,针对其各部门、广大干警和我们基层法院下发了三个绩效考核办法,这三个办法全面细致、操作性强、切实可行,为我们实施绩效考评、规范管理作出了榜样,我院务必结合实际,制定好自己的考评办法,搞好该项工作的落实。 要以部门和人员年度绩效考核作为加强队伍建设,激发队伍活力,实现奖优罚劣,弘扬正气风气,营造浓厚争先创优工作氛围的强有力手段。要在审判建设规范化和队伍职业化建设方面进一步改进了考核方式,采取中心组民主生活会、民主测评、工作鉴定、谈话等方式,力争对全院部门和人员的工作给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为遴选优秀部门、先进工作人员及实行法官分类管理机制提供依据,奠定基础。以客观的考核评价工作实绩,推进工作进程;以考核反映全员参与岗位练兵,司法技能提升;以考核促进制度落实;以考核保障全年各项任务的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