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深严快实优——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标尺
〖信息来源:admin〗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发布时间:2008-04-24 〗
今年,我们川汇区司法局把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概括为六字工作法:法制宣传突出一个“新”字(创新形式);依法治理突出一个“深”字(推深层次);队伍建设突出一个“严”字(严肃风纪);解决突发纠纷突出一个“快”字(快速介入);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突出一个“实”字(真抓实干);法律服务突出一个“优”字(优质高效)。多年工作的实践证明,只要突出了六字工作法,工作就会无往而不胜,无坚而不摧,就会创造出“会当凌绝顶,一览群山小”的工作意境。 一、创新形式,刷新载体搞好普法教育 法制宣传是司法行政工作最根本的任务,其通过创新形式,刷新载体而达到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社会法治环境的意向。创新形式就要从过去传统的在重大节日在城市主要街道摆设大型宣传台,刷写标语等形式上创新,寻找新的法制宣传载体。我们川汇区司法局就效法中央电视台12频道“法律讲堂”栏目在周口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司法天地”栏目,该栏目包括“以案说法、法制动态、专家说法、法援问答”四个子栏目,创新了法制宣传的形式,其二创新载体就是通过以会代培的方式,在党政的各种会议上,围绕中心工作,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相比较专门开办培训班即省精力,又省经费,又能解决工作之急需的法律支持。去年,在川汇区委政府关于开发关帝庙商业新区的拆迁会议上,我们对拆迁工作队伍及时进行了《物权法》的培训,促使拆迁队员严守法规政策的界限,耐心做好拆迁户的工作,为完成拆迁任务,保证城市建设进度提供了平台。 二、依法治理推深层次向纵深发展 依法治理工作是全方位,高角度的立体工程,推动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就要加大力度把依法治理规划落到实处,推向深度。 一是以开展“法制乡(办)”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地方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地方各领域法治化进程,促使乡(办)党委、政府运用法律途径和手段领导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建立依法决策机制,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二是扎实开展以司法、执法领域法制化建设为重点的行业依法治理,以“依法执法、司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为抓手,推进以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为重点司(执)法领域法治化建设,对全区司(执)法部建立考核评议制度,促使各部门、各行业围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动依法管理各项事业,推进执法和管理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要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制社区”、“依法治校、依法治企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进基层依法治理。要推动村(居)委修订村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探索完善基层依法自治体系。推动村(居)务公开、校务公开、企务公开活动,鼓励村(居)民、教员、员工依法参与基层单位民主管理,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化建设向规范化发展。 三、队伍建设严格要求,严肃风纪 胡总书记指出,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是做好政法工作的组织保证。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司法行政干警队伍,必须严格要求、严肃风纪。一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教育。二要加强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五个方面作风建设。全面改进政风行风,完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四、快速介入,尽快解决突发纠纷 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民内部矛盾起因的复杂性、行为的对抗性、群体性事件的组织性越来越明显。纠纷内容愈益复杂化。群体性事件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后果严重。在加强人民调解网络建设的同时,要建立人民调解应急机制。一要在乡(办)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设置突发事件报警电话,配备专人值班。二是在各村(居)配备突发纠纷信息联络员,及时报告突发纠纷。三是以司法所、派出所干警为依托建立一支迅速反应,快速介入解决突发纠纷的队伍,保证20分钟内到达事发现场,控制事态发展、平息群体性械斗事件,防止可防性命案的发生。 五、刑释人员安置帮教真抓实干、求真务实 去年6月,我区在排查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情况时,发现刑释人员冷西标因手续丢失十年没有户籍,在我局和市局领导亲自出面到监狱找回其服刑手续的情况下,才使其落上户籍,享受了低保待遇。这说明我们过去的安置工作有脱管、漏管的现象,所以对两劳回归人员的安置帮教必须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一要建立安置帮教档案,逐人登记造册。二要切实做好安置,促其就业。三要定期回访,防止漏管脱教。 六、以优质高效法律服务树立优秀形象 积极引导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工作者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是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所在。一要加大对律师办理重大、敏感和群体性案件的指导监督,并引导律师介入信访案件以法律手段解决当事人利益诉求。二要引导公证处为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征地拆迁服务,发挥公证预防纠纷的功能,三要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及农民工的法律援助,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四要引导司法鉴定机构依法提供科学公证的鉴定结论,为司法公正提供保障。通过律师、法律工作者、法援工作者、公证员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来树立司法行政机关优秀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