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工程推动川汇区农村平安建设
〖信息来源:admin〗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发布时间:2008-06-18 〗
一、实施“筑基”工程,强化基层组织网络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一把手的责任。在“争创”活动中,我们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首长问责制,明确提出各级各部门一把手是“争创”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对“争创”工作负总责,负全责。二是明确目标,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我们把“争创”活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目标,按部门性质细化、量化,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并明确提出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全区整体部署和安排,根据各自责任划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各项目标的完成,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多策并举,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为解决创建有人办事的问题,区委、政府精心组织,通过笔试、面试、政审等严格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69名年富力强、有责任心,热爱社会治安的工作人员,充实到社区创建工作一线。为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区委、区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认真落实区级人均0.3元,乡级人均0.4元综治工作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足额拨付。四是大力加强基层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庭、警务室和民调中心等建设。乡办党委书记任综治委主任,主管副书记兼综治办主任,明确了专职副主任(副科),综治办人员3名以上。建立了综治办、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综合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基层政法部门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五是建立和完善综治信息员制度。各行政村、社会区居委会、市区直各单位都明确了一名综治信息员,全区综治治安信息员总数4607人,有效畅通了信息渠道,及时掌握和处理了各种矛盾纠纷。并明确规定行政村综治信息员享受村干部待遇。 二、实施“防治”工程,强化防控体系网络建设 一是重点是控住“线”,打好“运动战”。①是以乡和派出所为依托,由乡财政出资的专职巡逻队。购置巡逻专用车5辆,摩托车100辆,主要负责辖区主次干道巡逻。②是以各行政村和农村警务室为依托的治安联防队,66个行政村共建立治安联防队66个,达1160人,主要负责乡村社区街道及重点部位的治安巡逻。③是以各自然村、组为依托的村民轮岗看护队,有效增强了防范控制犯罪的能力。为规范巡逻督查管理,我们明确规定区、乡(办)、村(社区)三级巡逻督查队必须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必须有巡逻督查人员排班表,必须有带班领导和固定值班人员,必须建立督查档案。为确保工作实效,区委政法委全体人员参与,会同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组成区督查组。坚持每晚深入乡办、社区、行政村进行跟踪督查。对巡防不到位的,立即通报批评。目前,全区380个巡防队13000余人,交叉巡逻于全区大街小巷,违法犯罪分子闻风丧胆。同时,为认真贯彻落实《平安河南建设纲要(2006—2010)》精神,进一步推进平安川汇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我们积极探索治安防范工作的新路子。二是护住“点”,打好“阵地战”。在农村实施了警令入户工程。10—15户为一个联防组织,每户安装一个无线报警器,联防户中一家有警情,其他农民警铃自动报警,形成了“一户有警,户户喊打”的群防自救局面。各乡办80%的自然村要在6月份之前达到50%,10月底前达到60%,年底前达到70%,为了保证科技防范措施落到实处,全区实行了局委包村责任制,采取区领导包乡办,乡办班子成员包片,乡办干部包行政村(社区),层层分包责任制。真正形成了工作一条线,科技防范有活干的良好局面。三是稳住“面”,打好“攻坚战”。积极推进农村警务室战略,全区共建成驻村警务室57个,建成率达55%,在全区开展了排查整治农村治安混乱地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农村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农村治安大局稳定。 三、实施“安心”工程,强化矛盾调处网络建设 一是坚持网络建在排查前。川汇区建立了区、乡、村、组四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区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乡办成立联调中心,村成立联调室,村民小组建立矛盾纠纷信息员,为这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坚持排查走在发生前。在排查中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坚持全面排查和分类排查相结合,坚持普通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坚持集中性排查与经常性排查相结合。健全各级矛盾排查例会制度,实行了领导干部定期参加村级矛盾排查例会制度。三是坚持调处在激化前。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运用多种手段调处化解。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将因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不及时、不到位等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纳入查究范围。对疑难案件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并制定调处计划和解决时间表,分段推进解决。今年以来,全区各级民调组织共排查受理各类民间纠纷132件,成功调解130件,调解率98%。防止民转刑案件2起。四是坚持回访走在反复前。我们对于调处的重大矛盾纠纷由本级调解组织指定专人包案,坚持跟踪回访,督促履行协议,对当事人的思想障碍或过高要求,积极做好法律说明解释工作,防止纠纷出现反复。对处置不合理、群众不满意的矛盾纠纷,责成有关单位重新处理,确保做到“息事宁人”。五是充分发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作用。在全区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加强区乡民调中心和村(居)民调站、自然村组民调信息员三级调处网络建设,认真落实调处组织“四项职权、四项机制、十项制度”,坚持区一月一排查,乡办、内部单位半月一排查,行政村、社区10日一排查,重大节庆日、政治敏感日一天一排查的定期排查制度。重点解决重大矛盾纠纷化解和不安定因素的排查处理。 四、实施“天网”工程,强化打重并举网络建设 今年以来,我们把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斗争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斗争中,我们突出重点,着力在追逃犯,破大案上下功夫,着力在提高破案率上做文章,着力在提高“严打”针对性上求实效。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宣传之广,声势之大,战果之辉煌,都是历史前所未有的。专项行动期间全区共印发宣传单49840份,制作黑板报223个,发放公开信25000余份,明白纸7万多张,出动宣传车190余辆(次),广播室宣传260次,刷墙体标语9400多条,悬挂宣传横幅2500余幅,举办法制课190多场,在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发表新闻稿件170余篇,乡办督查单位次数达267次,区直督查次数达142次,编发宣传信息61期。全区公、检、法、司在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斗争活动中积极配合,协同作战,分战区采取刑嫌调控、系列案件串并侦破、设卡盘查、巡逻防控、清理清查、蹲点守候等措施,全区共出动车辆182辆(次),出动党政干部120多人,出动公安民警1072人次,设置卡点18个,清理清查公共场所413家、出租房屋755间、重点部位71处、暂住人口1553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31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32人,其中,刑事拘留97人,治安拘留34人,逮捕64人,劳教11人,判决12人,打掉犯罪团伙32个146人,追回逃犯30人,区政法部门及时采取协手联动,对“两抢一盗”犯罪做到快侦快破、快捕快诉、快审快判,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了一批抢劫、抢夺、盗窃为重点的犯罪分子,在斗争中共追缴赃款169.4万元,缴获作案车辆4辆,缴获被盗汽车10辆,摩托车14辆,农用机动车12辆,电动车62辆,自行车74辆,手机22部,电缆线1500米,铜芯线100米,铜线3000多公斤,铜39斤,赃物赃款合计总额94.3万元。沙南公安分局摧毁17个犯罪团伙,沙北公安分局摧毁12个犯罪团伙。为弘扬正气,扩大宣传面,展示前阶段打击“两抢一盗”战果,区委、区政府于3月30日在火车站广场隆重召开万人参加的公捕公判暨打击“两抢一盗”退赃大会,会上批捕20人,刑拘20人,公判12人,现场退物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 五、实施“整治”工程,强化治安乱点网络建设 以打开路,集中摸排是做好稳定工作的前提。今年区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斗争领导组,把4月份作为治安乱点排查整治月,以党委政府牵头,公安机关为主力,各乡办、行政村、社区配合公安搞好犯罪线索举报,鼓励群众大胆揭发,把群众公认为治安混乱的重点人群、重点部位,反映强烈的乱点定为治安乱点,并把排查出的治安乱点进行分类排队,建档归卷,按照辖区属地管理的原则,根据乱点的难易程度,涉及面程度采取分工包案治理,如车站、公共复杂场所,由综治部门牵头,主管部门负责整治,并对治理的单位下发限期整治通知书,由他们制定出治理方案措施,以及治理的目标和时间,进行分解量化、细化,制定出各阶段目标,日程安排表,明确单位和责任人,实行领导包点,挂牌督办,限期治理。4月18日前,乡办把排查的乱点筛选整治上报,然后针对乱点情况,制定治理方案,进驻工作组,进行综合治理,届时区综治办将对各乡办进行整治的情况将实行跟踪问效,对排查出来的治安乱点,采取分类排队,登记造册,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工作量小的治安乱点,由办事处自己治理,工作量大的治安乱点,由区综治委牵头,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进驻整治。今年年初,我们针对荷花市场内偷盗问题严重现象,加强对荷花市场的综合治理,市公安局沙南公安分局组织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反扒小组,对荷花市场进行重点整治。设点守候,力争抓现形抢夺、掂包绺窃、诈骗现行,自行动以来,荷花市场等实现了零发案。区领导、沙南分局领导亲自暗访,通过对市民的抽查问卷,十分满意。目前全区共查处治安乱点36个,已治理24个,12个正在整治。 六、实施“保障”工程,强化平安创建机制建设 一是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成立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组,建立区、办两级调解中心,组建行政村、社区调委会和居民区、村民组、企事业单位民调组,全区形成了二级中心,三级组织,四级网络。各级组织工作中,坚持分级负责,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原则,牢牢筑起了治安防范的第一道防线;坚持不安定因素定期排查制度和特殊时期集中排查制度,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落实领导包案制、单位领导责任制、责任到人承包制,把矛盾拦截在当地,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全区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二是严格管理,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我们结合本区实际,按照省、市综治委的要求,全面推行了“乡、办、综治成员单位检查评议制度”,“党政领导综治工作奖惩制度”,“综治工作考核警示制度”,“治安防范责任不作为经济赔偿制度”和“治安防范整改保证金制度”等五项制度,我们实行季度检查,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对季度综合排序前三名的通报表扬,后一名的通报批评,对半年初评综合排序前三名的通报表扬,并分别奖励1000元,对半年初评综合排序末位的通报批评,并对乡办党政主要领导戒勉谈话,并列为重点管理单位。对年终总评综合排序前三名的通报表扬,并分别奖励3000元、2000元、1000元,乡办党委书记、主任分别奖励500元、300元、200元,对年终总评综合排序末位的实行黄牌警告直至一票否决。有力地促进了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三是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先后开展了平安乡(办)、平安单位、平安学校、平安社区、平安街道活动,尤其是平安家庭活动。我们坚持把家庭作为创建平安川汇的基础来抓,明确创建标准,严格评选程序,丰富创建内容,确保创建实效。通过优化家庭细胞,家庭关系融洽了,邻里关系改善了,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大大减少了因家庭纠纷引发的矛盾纠纷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