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汇区司法局 向社会公开承诺办理10件实事 为更好地服务于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服务于农村改革发展进程,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法律宣传、法律保障职能作用,川汇区司法局结合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向社会公开承诺年内办理10件实事。 一是动员组织五个律师所27名律师,在全区十办一乡设立法律服务联系点,定期免费开展法律咨询活动,为广大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二是公证机关实行公证预约服务,对年老、残疾当事人主动上门服务,方便群众办理公证。三是司法鉴定对涉及残疾人、农民工、下岗职工的司法鉴定事项,一律减免费用,减幅不低于法定标准的20%。四是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法援工作应援尽援,开通法律援助咨询电话12348,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在全区十办一乡司法所设立法律援助受理点,方便群众就近申请法律援助。五是在在规定地点建立标准化法律援助接待室,为城乡经济困难群体及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儿童,农民工等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使其及时得到法律援助。六是加强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配合,力争使民间矛盾纠纷调成率92%以上。七是进一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完善、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和示范实体。前移安置帮教工作关口,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社会帮教。对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建立安置帮教无缝对接长效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具有重要意义。八是组织律师参与涉法信访接待工作,在信访局设立值班室,全区27名律师轮流值班,接待来访群众,正确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九是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全年为全区中小学学校学生开展法制讲座、法制报告100场次。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组织全区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制副校长、大学生村干部等普法宣传员,切实把法制教育引入第一课堂,将法制教育列入课程计划,将文化教育、品德教育、法律教育融入素质教育的一体化工程,真正做到学校法制教育课时、计划、教材、教师“四落实”。十是创新普法载体,组建开通普法网,让更多的群众得到法制教育。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独特优势,突出重点、关注热点,坚持普法教育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大众,从而密切普法教育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