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建立三项机制推进信访案件集中治理工作
〖信息来源:admin〗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发布时间:2011-01-21 〗
西华县建立三项机制推进信访案件集中治理工作
西华县委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县委书记赵新安多次深入信访部门进行专题调研,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信访稳定工作,并要求全县各级信访部门对当前未结信访案件和不稳定因素进行认真排查,逐案划定星级,实行案件分级管理,集中交办,限时定责,联合化解。 一、建立星级管理机制,分类集中交办 按照信访案件疑难程度和涉案范围对全县所有信访案件合理确定星级,实行动态管理。把省市立案交办、上级督导、涉案范围广、人员多的案件定为“五星级信访案件”;县领导批示的案件定为“四星级信访案件”;需稳控人员的案件定为“三星级信访案件”;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县直单位排查的案件定为“二星级信访案件”。通过对全县所有信访案件及不安定因素进行归纳梳理,共确定“五星级信访案件”4件、“四星级信访案件”63件、“三星级信访案件”65件,所有星级信访案件实行一案一档一册,分类建立台账,明确包案领导、责任单位和化解时限,集中交办。 二、建立联合化解机制,增强工作合力 一是落实领导包案。县委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对县以上交办信访案件实行县级党政领导包案处理的意见》,规定县级党政领导对所分包的信访案件要做到“四亲自一保证”,即亲自阅读信访材料,亲自组织调查处理,亲自审签结案报告,亲自回访信访群众,保证在60日内将所包案件办结。4起“五星级信访案件”分别由县委书记、县长分包;63起“四星级信访案件”实行县级党政副职分包。把领导包案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汇报。县委、县政府每月第一周星期五召开信访工作例会,县包案领导、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及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汇报上月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及分包信访案件办理情况,促进领导包案制度的落实。二是坚持会诊评析。“五星级信访案件”实行县四大班子集体会诊会商,推进问题及时解决;“四星级信访案件”由县委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会办,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召开案情分析会、案件协调会,跟踪督办解决;“三星级信访案件”由县委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派出督导组,实地督办化解。县委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信访案件会诊评析会,对全县筛选的重点信访案件进行会诊评析,集思广益,把脉会诊,能解决的制定会诊评析意见,及时推动解决,难以解决的特殊疑难信访案件及时提交县委、县政府会诊评析。县委、县政府每两周召开一次信访案件会诊评析会,逐案点评分析信访工作领导组提交评析的疑难信访案件,评析信访案件的政策依据、法律依据、事实依据,评析责任单位的办案流程和工作措施,根据评析结论制定案件办理方案,推进信访案件按期办结。三是搞好分析研判。建立信访案件分析研判机制,从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老干部中选聘的15名疑难信访案件研判员,专司分析研判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对宅基、林权和债务等类纠纷实行协商化解,对疑难信访案件实行联合听证化解,对部分疑难信访事项信访人意见偏执的实行心理疏导化解。该县黄寨镇曾楼村群众曾某反映高速公路占地补偿问题,对乡、村两级处理结果不满意,多年来一直上访,在此次治理活动中,此案被确定为“四星级信访案件”,通过研判员深入一线调查走访,为信访人讲解相关政策,召开案件听证会,使该案得到顺利化解,信访人表示满意。 三、建立奖惩约束机制,确保“案结事了” 一是明确工作责任。制定了信访案件交办、受理、告知、办理、答复、结案、回访、归档等具体工作流程,明晰了各个环节的工作责任,提高案件办理质量。二是坚持“两查一访”。组织4个督查组,深入各责任单位对集中治理案件逐案跟踪督办,通过会议督办、挂牌督办、发函督办、约谈督办、走访督办,促使问题尽快解决。组织案件评查组,对典型“老大难”案件进行评查,评析案件是否处理到位,根据评查情况提出办理意见和问责建议。对已办结的“五星级信访案件”和“四星级信访案件”进行逐案回访,约见当事人,促进案结事了、息访罢访、群众满意。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制定了集中治理考评奖惩意见,对成效明显、工作突出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对年度内无赴京非访、无赴京省市县集访、无赴京省市县重复个访和无信访积案的信访工作“四无乡镇”进行表彰。将信访案件办理情况与县委、县政府年度目标考核挂钩,对上级和县交办的信访案件不按期报结且信访人不稳定的,扣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分值;因信访问题处理不到位引发越级上访的,根据情况扣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分值,对该单位通报批评、黄牌警告直到一票否决,对包案领导及责任人进行党政纪处分。
|